孫堅尚未表態,一直凝神靜觀的張良忽然撫掌讚歎:“妙哉!此真乃天賜江東之良將!”
他轉向孫堅:“將軍!戚將軍所言水戰,構思奇巧,若能推廣,我軍水師戰力將脫胎換骨!林將軍武藝超群,正可補我軍精銳突擊之短板!當此用人之際,豈能因出身不明而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乎?”
張良一席話,徹底打消了孫堅心中最後一絲疑慮。
孫堅豁然起身,朗聲大笑:“哈哈哈!子房先生所言極是!得二位將軍,此天助我也!”
他大步走下主位,來到戚繼光與林沖面前,鄭重其事:
“戚繼光聽令!擢你為橫江校尉,領水軍都督之職!本將軍要你在最短時間內,為我打造一支可縱橫長江、不懼荊州蔡瑁的無敵水軍!”
“末將領命!必不負將軍厚望!”戚繼光單膝跪地,聲音鏗鏘有力。
孫堅又看向林沖:
“林沖聽令!拜你為虎賁校尉,兼先鋒都尉!統轄新立‘虎賁營’,由你自募並訓練精銳!”
“末將遵命!願為將軍前驅,肝腦塗地,在所不辭!”林沖同樣單膝跪地。
程普、黃蓋等老將看著這兩位能力卓絕的新同僚,眼中再無質疑,只有欽佩與期待。
孫策更是興奮不已,恨不能立刻向林沖討教槍法。
張良羽扇輕搖,望著眼前君臣相得的景象,目光深邃地望向西方。
張良立於巨大的荊州地圖前,指尖在襄陽、江夏、長沙等重鎮間遊移。
孫堅、戚繼光、林沖侍立一旁,氣氛凝重。
“將軍,”張良的聲音打破了沉寂,“當務之急,需織一張無形之網,籠罩荊襄。”
他轉向戚繼光:“戚將軍,你麾下‘鷹船’迅捷如風,士卒精於潛行匿蹤。可遣小隊精銳,扮作商旅、漁夫,沿漢水、長江滲透。重點探查襄陽水寨佈防、城防輪換、糧道樞紐。尤其留意蔡瑁水軍主力動向及與江夏黃祖部之聯絡。”
戚繼光抱拳,眼中精光一閃:“末將領命!末將親兵中多有擅繪地圖、辨識水文者,必不負軍師所託!”
張良點頭,目光又投向孫堅:“將軍昔年曾為長沙太守,在荊南頗有舊誼。可遣心腹持將軍親筆信,密訪長沙、零陵、桂陽等地故舊豪強,許以重利,曉以利害。彼等雖未必敢公然反劉表,但傳遞訊息、擾亂視聽,足矣。”
孫堅撫須沉吟:“文臺在長沙時,確與數家豪強有舊。此事交由程公、黃公去辦,必能隱秘周全。”
“此外,”張良羽扇輕點襄陽,“重金!千金買馬骨,萬金買人心。蔡瑁貪婪,其麾下將領亦非鐵板一塊。蒯越雖智,然其弟蒯良與蔡瑁多有齟齬。可遣機敏之士,攜重金潛入襄陽,尋隙而入。所求者,非其立刻反叛,乃其關鍵時刻傳遞真偽難辨之訊息,或於流言起時推波助瀾!”
他頓了頓,聲音轉冷:“流言,乃亂心之刃。可使人於市井間散佈:袁本初密信蔡瑁,許以荊州牧之位,共制劉表。黃祖嫉恨蔡瑁掌水軍大權,欲借將軍之手除之,獨攬兵權於江夏。劉表沉痾難起,已密令其子劉琦聯絡袁紹,欲獻荊州以求庇護!”
孫堅聽得連連點頭:“此計甚毒!流言如風,無孔不入,縱劉表、蔡瑁、黃祖不信,心中亦難免種下猜忌之刺!”
“然!”張良眼中寒芒一閃,“還需添一把火。派精幹死士,於荊北邊境,喬裝劉表親信將領部曲,劫掠過往商旅,襲擾孫氏哨卡。務必留下‘荊州軍’之標識!將禍水引向劉表心腹,使其百口莫辯,加劇荊州內部之緊張!”
丹陽郡內。
孫堅大張旗鼓地率軍南下,清剿盤踞在會稽山區的嚴白虎殘餘勢力。
戰報頻傳,皆是“大捷”、“肅清餘孽”。
戚繼光以“橫江校尉”之名,低調而高效地運轉著。
他帶來的“鷹船”、“網梭船”圖紙被反覆推演、改良,更適合長江水文的新式快船正在快速成型。
林沖則專注於他的“虎賁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