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之前的消費以及還沒用完的上機時長,公司是可以要求他們退還不當得利的。只不過,考慮到一些現實的原因,金尚還是出具了諒解書,已經生效的賬號餘額可以繼續用,損失公司自擔了。
折騰一場,除了清除了害群之馬,什麼好處都沒得到,只是及時止損了。
收拾好心情的金尚,將手邊的報紙翻了翻,基本上主流報刊,都登載了金尚的署名文章,部分還附了一些點評。
總的來說,都是比較贊同金尚觀點的。
主流傳媒業也是要臉的,明擺著將一個還沒怎麼搞清楚狀況的“小孩”騙到鏡頭前,一大幫所謂的評論傢伙同主持人變著法地羞辱,言語惡毒,措辭完全超出了公允點評的標準。
大家都不是傻子,只要看看那明顯帶著傾向的特寫鏡頭,就該明白,所謂的電視節目就是衝著呂遼去的。
輿論就是吵吵嚷嚷,罵罵咧咧,蹭熱度嘛,當然是誰火滅誰,越是譁眾取寵,語不驚人死不休,拉踩的效果就越好。
就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確實成功了,但是金尚不想讓他們好過,不僅添了一把火,還灑上了一桶油。
輿論是一把雙刃劍,玩火自焚者比比皆是,自己玩得糙,就別怪人斷你後路了。
隨著紙媒發力,大大小小的廣播電臺也開始說起這個不大不小的爭議,有關金尚和呂遼的名字,也頻頻隨著電波穿梭在大街小巷中。
尤其是這年頭收聽廣播的大戶——計程車司機群體,更是時常聽到這兩個名字。
呂遼這兩年在學生群體中,確實很有人氣,社會層面也有不少人知道有個學習成績不好,發表小說爆紅後退了學的高中生。
金尚則是京城土生土長的少年天才,高考狀元年年有,剛成年就碩士畢業的小年輕可不多見。
外地學渣和本土天才槓起來了?那還不趕緊打電話到廣播臺聲援幾句?順便給我那馬上就要中考的小舅子點一首歌打打氣!什麼,不是!“北金”給“南呂”說好話?
那我可得去瞧瞧是怎麼回事!
今天上午,各大報刊崗亭,都感覺報紙的售賣速度比平時要快一點。
線下訊息波瀾不驚地傳遞的時候,線上可是吵翻了天。
入口網站上的新聞還在按照既定的節奏更新,金尚強壓下再次出場,發幾篇文章“補刀”的心思。
對公司經營者來說,利用輿論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個不慎,就容易被反噬。
許多“翻車”的案例,都是因為當事人一時上頭,說了不該說的話,被抓住了痛腳,窮追猛打,失去了分寸,一敗塗地。
說到底,金尚只是個有點見識的小老闆,趙主編和她的團隊才是這方面的行家,如何用最省力的方法,達到最優的效果,得靠他們來操作執行。
『別手欠,這是在玩火,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不能衝動。』
按理說,“黑紅”也是紅,哪怕“糊了”,也比默默無聞要強。可金尚的身份不是流量網紅,更不是明星,而是創業者,必須堅持正面形象。
自家的入口網站必須維持一下正統的格調,逐漸讓網民認識到,看最新的訊息,上北方聯合線上最便捷。
與此同時,京城學聯bbs論壇上關於此事的熱度越發高漲了。
以往那些校園怪談,校花校草,八卦新聞,雖然也有人關心,到底有其極限。
金尚其人,哪怕是同校學生,很多人當面都不認識,但是不少都聽說過有這麼一個人。當年“小馬紮樂隊”搞“校園巡演”的時候,也多多少少有人關心過。
京城學聯bbs論壇成立的時候,金尚雖然還沒離校,已經事實上畢業了,所以雖然申請了賬號,卻沒怎麼用過。
最近意識到這家論壇網站極有可能成為自家公司運營的入口網站的攔路虎的時候,金尚才時不時上去看看大學生之間的輿論風向。
果然,身居“象牙塔”內的莘莘學子們,關心的重點和金尚想的有很大不同。
在肯定金尚對呂遼的聲援正當性的同時,很多人還把金尚畢業典禮時候講的話翻出來,強行按上了諸如“炫富、狂妄、瞧不起差生和窮人”等標籤。
這其中的佐證之一,就是金尚的署名文章中提到的,以前壓根不認識呂遼,直到最近才偶然聽說,然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說辭,很多評論就提到了金尚十分“目中無人”的作風。
有的還裝作煞有介事地分析,有的乾脆就是在破口大罵,搞得金尚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得罪過這麼多人。
看了好久,大致將提及的帖子翻了一遍後,金尚將蠢蠢欲動的“鍵盤俠”之魂壓制住,稍微整理一下目前的情況。
『果然不愧是京城高校的學生,一個比一個狂,尤其是在網上,隔著螢幕,都能聞到那股順著網線飄過來的酸味。』
原本金尚還以為自己這番仗義執言,能讓網友們紛紛聲援,博得些許好感,結果,大家似乎對如何挖掘金尚這個人的“黑歷史”更加感興趣。
關掉網站,喝了幾口茶水,放鬆放鬆的金尚,開始例行公事地處理今天擠壓的公文。
期間,金尚去了一趟球迷之家,檢查了一下幾個外包軟體專案的開發進度,又去看了下足球隊和青訓營的情況。
三天後第十一輪聯賽結束,就進入夏休了,體育賽事進入一個低潮期,入口網站體育板塊的熱度也會下降一大截,如何讓現有使用者保持住關注的習慣,金尚也動了很多腦筋。
帶著些許心事,回到了辦公室,就得到了一個讓人意外的訊息?
“採訪?推了!什麼垃圾小報就來這裡蹭熱度,咱家有自己的媒體,用不著別人指摘……”
黃漪漪委婉地提醒道:“我覺得《京西都市報》就是整個京畿地區最小的紙媒之一了……”
“那也用不著……等等,算了,反正也沒什麼急事,採訪就採訪吧,也能順便為公司打一打廣告。”
為自己代言,還得有其他人捧場才行,商業互吹而已,雖然不太喜歡,剛開始還是要捏著鼻子忍一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