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不太冷靜

第497章 見面

很早之前,金尚就意識到,自己手裡的小靈通生意,可能比上輩子的斯達康還要賺錢得多。

推廣得早,擴散快是一方面,在如何利用使用者的價值手段上,今夕文化也是壓倒性超出。

更妙的是,集團公司旗下還有行星智造這麼一家綜合性的產品設計與製造公司,將裝置銷售的利潤大部分都拿到手了。

即便規模還小,已經事實上打通了從設計、製造、營銷至客戶開發的全產業鏈,形成了生態鏈閉環。

不管賺錢是多是少,潛力和抗風險能力,遠不是一般單打獨鬥的同行能夠相提並論的,很多業界大廠,都無法如今夕文化這樣進退自如。

剛開始的時候,小靈通可移動手持式通話終端幾乎是虧本銷售,算上各種各樣的補貼減免,基本等同於充話費白送。

倒貼錢也要給使用者試用,自然不是金尚賺得太多,良心發現,而是為了迅速鋪開,擠壓競爭對手,獨霸市場。

待真正佔據主導地位後,優惠的力度沒有剛開始那麼大,賣裝置依然不賺錢,如果再扣除各地基站佈設和運營成本,和做慈善差不了多少。

到了一九九八年第三季度,情況終於得到了改觀。

裝置故障,電池損耗,換新機等情況開始多了起來。

這其中,賣充電器和電池回收更換似乎並不是特別起眼,但它的綜合利潤率極高,以每一部裝置平均配備兩塊電池為標準,這就能提供將近三十億的營收。

如果再加上維修、換屏、以舊換新和線下服務等費用,都快趕上話費總收入的一半了。

金尚也不得不感慨,輕鬆、賺得多還很體面的生意,不外如是,如果再努努力,還能賺得更多,實在是太美妙了。

就是不知道還有幾年好日子。——這次家宴的菜市,大抵按照京畿地區的風格,以豐富美味,量大管飽為主。

金尚和李萱的家人,相對平均而言,屬於飯量比較大的。

負責這頓飯的管家老邊,已經在北方住了大半輩子,廚藝、口味和喜好都偏向油鹽重口,但在他掌廚的幾個菜,依然可以品味出很隱晦的廣味甜口。

伺候了老夫人一輩子,依然要為她準備老家的味道,這幾乎是本能一般。

客廳作為背景的電視沒有關,幾條牧羊犬很乖巧地蹲在一旁,並沒有像普通家犬那樣眼巴巴地等著主人從餐桌上丟幾塊肉骨頭。

已經兩歲多的小金風,和寵物互動玩鬧了一會,還是將注意力放在吃上了。

這個年紀的他,基本能聽懂大人話裡的意思,並做出準確的反饋,吐字雖然不是特別清晰,但是大家也可以理解,至少情緒滿滿,不會讓人誤解。

很多刺激性不強,對消化能力要求不高的食物,基本都可以吃,就是不能多,嚐嚐還行,主食還是以嬰幼兒奶粉,輔食也要格外注意。

坐在嬰兒車裡,舉著勺子,試著將一點點清湯粥放入嘴裡,砸吧了一下小嘴,似乎覺得味道不錯,不明所以地咿咿呀呀叫了兩聲,還向護佑在側的黃耳示意,似乎要將好吃的分享一份。

這番舉動,也吸引了幾個大人的注意。

望過去的金尚看了幾眼不知道被什麼逗樂,喜笑顏開的小弟弟,十分意外地說道:

“這麼小的孩子,都不怎麼護食啊!”

“和同齡孩子玩的不多,確實,需要點社交來培養性格。”

平和、慈祥且關愛不怎麼外顯的冼桂珍回應道,“找個時間,送幼托班看看能不能適應吧,可以的話,明年就送幼兒園上學,到了要和同齡人一起成長的年紀了。”

這一年多,老祖母不怎麼管家裡的事,但經常在家,關愛兒媳和小孫子的態度還是很明顯的,就是不怎麼善於表達。

遠道而來的李樂平笑呵呵地問道:

“我有點好奇,京城是這麼早就開始上學?我們那……都是接近四歲,甚至五歲以後才考慮。鄉下孩子,成長確實要稍微慢一點……”

“不是教育方面的……”

冼桂珍答道,“咱們這樣的人家出生的孩子,天生起點就比別人高,未來的路要順得多,並不需要從開始一步步拼搏。相比起學習知識和掌握謀生的本事,安身立命的本錢,為人處世的態度,做人的準則,世界觀的建立和個人價值之類的追求,更加重要……”

“心性?”

“對!掌握的資源不一樣,對人的要求也不一樣啊!”

說到這,冼桂珍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耕讀傳家,留給後代的,不僅僅是那點祖訓、族產、人脈以及傳統,最要緊的,是認知這個世界的高度,解構的方法論,人生觀的塑造法以及足夠雍容的獨立思考空間。

“世家……到底有些東西。”

“和以前不同了,沒那麼特別。那個年代資訊傳遞很慢,效率低,獲取知識和智慧成本太高,現在沒那麼複雜。家學淵源的優勢越來越小了,待我們這一代人過去,估計和普通老百姓就沒什麼不同了。你看看阿尚這樣的……追求的是一些更加本質的東西,對老黃家那一套,十分看不上眼……”

“也沒那麼傲,就是懶得敷衍,道不同,不相為謀。”

和那麼麻煩的大家族牽扯太多,未來可能會有處理不完的麻煩事,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干點更有意義的。

金尚有點誠意,但不是特別多的辯解,讓冼桂珍有些側目,略一思索後補充道:

“除了血緣上的傳承,更多的,其實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意志的延續,擱在過去,老黃家確實有值得讓人敬佩的地方,但是……自那個‘不倒翁’以下,再無那種風骨了。”

自金尚的親祖父黃修旻故去後,再無人能夠真正挑起江夏黃北方分支的大旗,時代滾滾向前,宗族的整體坍塌無法避免,卻沒有太好的方法重新塑造,待黃正廓也沒了,就會真正分崩離析。

至於說有沒有阻止的方法?可能有,但和金家父子沒有關係,也不想去蹚那一灘渾水。

依靠資產置換,這兩年金尚給老黃貢獻了好多現金,錢多自然是好事,似乎也引起了某些後代子孫的覬覦,爭來爭去好不熱鬧。

這可不是幾十上百萬,而是資金十一位數的恐怖財富,隨便分一點都幾輩子不愁了,由不得大家動心。

這要是擱在老黃年輕的時候,誰敢伸手,哪怕是出現一絲不穩的苗頭,就得狠狠制裁,現在嘛,也不是說有心無力,而是不像以前那麼有威懾力了。

九十六歲都過了吧?

還有幾年好活?

現在不爭,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份。

粥多,僧也多啊,而且都還很貪婪。

總之,亂哄哄,一團麻,金家父子都懶得多看幾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