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鑑寶:我真沒想當專家

第4章 孫承祖業

再看內容:朕□布衣,起□商洛……朕本布衣,起於商洛,這不是李自成是誰?

再接著看:念□普天□土……十五年,養成北□大河,率部來附……勳績著焉……今□□已定,論□行賞……封二等伯……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功……永昌元年謹詔。

只看最後兩行,只要識字,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再看第三行的“養成”和“十五年北渡大河,率部來附”,懂點明史的人都知道:藺養成,明末三十六家之一,號稱爭世王。崇禎十五年黃河絕堤,藺養成無以為計。率部奔開封,附李自成。

所以,這是李自成稱帝后,賜給爭世王藺養成的丹書鐵券。

俗稱:免死金牌。

再看規制:高約二十公分,如果展開,寬應該有四十公分左右。如果合明精工尺,恰好就是“高六寸五分,廣一尺二寸五分”。

《明史》:伯二等,高六寸五分,廣一尺二寸五分……正好和券中的二等伯對上。

所以,如果這塊鐵券是真的,至少自此後,明史學家再不用爭了:李自成給藺養成封的是二等伯,而非公……

想起來的越多,王齊志就越是肯定,額頭上的青筋就跳的越快。

當時離那麼近,就隔著一個攤,自己為什麼沒看到?

不,看到了。

這小孩買這塊瓦的時候,他就站在旁邊,但鏽太厚,瓦上就零零星星的幾個字,壓根看不出來什麼。

他當時還想,這小孩買這東西做什麼?直到剛剛被那黑大個摔了一下,露出了好多字……

他越想越是驚奇:“你當時怎麼看出來的?”

“沒看出來!”林思成指了指其中的一行:上帝鑑觀,實惟求瘼。

“當時只有‘上帝’兩個字,我就好奇:寺廟裡蓋鐵瓦,教堂也裡蓋鐵瓦?反正也不貴,才四十塊,就買了下來……”

王齊志:“呵呵!”

你猜我信不信?

剛剛鏽一掉,露出那麼多字,這小孩連眼睛都沒眨一下,說明買的時候,他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再看旁邊那一塊:瞞天過海,聲東擊西……買個古玩,連兵法都用上了?他眼睛冒光:“賣不賣?我出高價!”

林思成撇撇嘴:想什麼好事呢,這才幾個字?

多洗出來一個字,研究的價值就高一分,收藏價值更是“噌噌噌”的往上漲,最後翻一番都有可能。

“你別急,我先找個地方清鏽,還得驗一驗真假!”

當然得洗,也肯定得驗,但王齊志很肯定:只看鐵質和鏽就知道,這東西假不了。

他循循善誘:“我就是專家,我幫你洗!”

林思成看了他一眼。

“不信?”

“不是不信!”林思成頓了一下,“這是鐵器!”

“我知道,怎麼了?”

林思成嘆了口氣:“您研究的是銅!”

別以為都是金屬文物,但修復技術隔著十萬八千里,林思成哪敢讓他洗?王齊志瞠目結舌,愣了好幾秒:“你怎麼知道?”

“看手:指肚發黑,這是經常接觸硫化亞銅、氧化亞錫等銅鏽物質造成的……您在寶雞工作對吧?”

王齊志一臉狐疑:“研究銅器的單位這麼多,為什麼不能在西京?”

“您就是專家,當然知道:水文不同,氣候不同,地層不同,土質不同,土壤的酸鹼度和氧化因素就會不同。從而,出土器皿的鏽蝕成份就會不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