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學霸?我只是天生愛學習

第266章 楊米爾斯陳定理

東莞理工學院,

李海揹著書包,牽著個圓臉女生,腳步輕快的往6號教學樓走去。

他如願的跟女朋友上了同一所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雖然並不是什麼好學校,但與華為、oppo等企業合作密切,電腦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也是王牌專業,跟李海自己的預期很是符合。

很快,兩人來到一棟極具現代感的白色建築前,6號教學樓曲面玻璃幕牆折射著晨光,像一本翻開的巨書,這是松山湖校區的地標,同學們都叫它白貝殼。

早上八點,兩人伴隨著鈴聲走進教室。

靠後的位置自然早就坐滿,只剩下前幾排還有幾個零零散散的位置,兩人急匆匆的走過去坐下。

今天這堂課是《大學物理》,李海坐下後就拿出手機開始玩耍,這是他們開學後的第一堂大物課,不過李海已經打定主意混個及格就行。

這堂課的老師是一位頭髮花白、教學嚴謹的老教授,此時正滿面紅光的看著教室裡的同學們,像是有什麼喜事要跟大家分享。

“在正式上課前,我有個好訊息要跟大家同步。”

張教授敲了敲課桌,“同學們請先把教材翻到第七章,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這部分內容,是現代物理,尤其是粒子物理和流體力學的重要基石。”

“當然,今天我並不是讓你們現在就學習這部分內容,而是想讓你們好好看看這一章的目錄。”

教室裡響起了淅淅索索的翻書聲,隨後,同學們一陣騷動,有人不敢相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楊米爾斯-陳定理?”

教材上那個如雷貫耳、卻又令人望而生畏的方程名字後面,赫然加上了“-陳定理”!

“大家沒看錯,”張教授的聲音微微提高,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自豪感,甚至眼眶似乎有些溼潤,“上個學期末,我們剛剛更換了最新版教材,這新增的兩節內容,以及方程名稱的變更,源自於我們華夏科學界,乃至全球科學界近百年來的一個重大突破!”

他放下粉筆,拿起講臺上保溫杯喝了一口水,似乎在平復情緒。

“想必大家也都聽說過了。”張教授的目光變得銳利而明亮,“就在去年,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間隙假設、納維-斯托克斯方程解的存在性與光滑性,被我們的一位同胞,陳輝教授,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極具創造性和嚴密性的數學物理方法,徹底、完美地證明了!”

“陳神牛逼!”

教室裡響起低聲的歡呼,他們都知道陳輝完成了兩道千禧年難題的證明,卻不知道,竟然都已經上教材了。

你還的目光也從手機上移開,看向旁邊女朋友翻開的教材,場論這一章節的目錄上赫然寫著“楊-米爾斯-陳定理”。

從小學到大學,他在教材上看到過許多的名字,高斯、尤拉、拉格朗日、錫瓦茨……

但從來沒想過,有一天竟然能夠在教材上看到自己同桌的名字,這帶給他的震撼無疑是巨大的。

“國際數學聯盟和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在組織了全球頂尖專家長達數月的、最嚴苛的審查後,正式確認了陳輝研究員證明的完整性和正確性!

這是人類智慧對宇宙基本規律理解的里程碑式飛躍!其意義之重大,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張教授轉過身去,拿著粉筆,在黑板上篤篤篤的寫下兩個方程的名字,鄭重地加上了“-陳”。

楊-米爾斯-陳定理。

納維-斯托克斯-陳定理。

粉筆與黑板摩擦發出清晰的篤篤聲,在寂靜的教室裡格外響亮。每一個“-陳”都像刻在學生們的心上。

“因此,”張教授轉身,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權威,“全球數學界和物理學界達成了高度共識,必須將陳輝研究員開創性的工作永久銘刻在科學史冊上。

陳教授所證明的核心理論框架,被命名為‘楊-米爾斯-陳定理’和‘納維-斯托克斯-陳定理’!

這不僅僅是加一個名字那麼簡單,這代表了對科學貢獻者最高的、永恆的敬意!

是國際學術界對我們華夏科學家智慧與貢獻最頂級的認可!”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臺下那一張張年輕、充滿震撼與嚮往的臉龐,“從今往後,在全世界任何一所頂尖大學的物理系、數學系,在任何一本嚴肅的教科書、學術論文裡,當人們學習和引用描述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規範場論和描述流體運動的基石方程時,都必須加上這個字尾-陳!”

“這意味著,”張教授的聲音蘊藏著濃烈的情緒,“你們現在手裡拿著的這本《大學物理》教材,以及未來你們可能接觸到的《量子場論》、《流體力學》、《微分幾何》甚至《偏微分方程》的教材裡,

‘陳輝’這個名字,將和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楊振寧、米爾斯、納維、斯托克斯這些閃耀在科學星空中的巨人並列,成為構建人類知識大廈不可或缺的一根核心支柱!”

教室裡陷入了絕對的寂靜,落針可聞。

所有學生都低頭看著教材上那新增的、印著“楊-米爾斯-陳定理”和“納維-斯托克斯-陳定理”的章節標題,又抬頭看看黑板上張教授剛寫下的名字。

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自豪和嚮往感在年輕的心中激盪。

張教授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滿足而深沉的微笑,他相信,這些小傢伙至少接下來的幾堂課,應該能好好聽課了。

他拿起粉筆,輕輕敲了敲黑板,將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

“好了,同學們。

歷史的時刻需要我們銘記,但科學的道路更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去探索。

現在,讓我們翻開教材第1.1節,從最基礎的經典力學開始學起。

記住,我們今天學習的每一個符號、每一條公式,都通向那座由無數像陳輝研究員這樣的天才和先驅們共同築起的、壯麗無比的科學聖殿。

未來,或許就在你們中間,會誕生新的,以你們的名字命名的定理!”

李海最終還是沒有聽這位老教授的課,明白自己目標的他早已油鹽不進。

只是拿起手機,拍了一張大物教材目錄,發在三人小群裡,並艾特陳輝,“好傢伙,你都上教材了!”

“活著能上教材的科學家應該也不多吧?”

還不等李海退出聊天介面,梁沛軒就回復了他,“這樣的人還挺多的,你小子還真是不學無術。”

“。。”

這倒還真出乎了李海的預料之外,“那至少,陳輝也是出現在教科書上最年輕的科學家了吧?”

這一次梁沛軒沒有說話。

“陳輝還能回來吧?”

李海在輸入框打了一句話,然後又刪掉,他擔心這話給陳輝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

……

普林斯頓,卡內基湖,

結束十公里跑的陳輝沿著湖慢走,卡茨一聲開啟一瓶可口可樂,頓頓頓的狠狠灌了幾口。

“陳教授進步很快啊!”

這時,一個魁梧得如同大猩猩的中年從陳輝身旁跑過,給個了陳輝一個大拇指,“但是糖得少吃。”

“謝謝你,亞當斯。”

陳輝笑著回應,他跑步是為了健康,並不是為了減肥,並不在乎這點糖分。

他不知道,亞當斯此時心中是何等的驚駭。

“這才多久,這個小傢伙就能跑十公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