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十點,橙子支付首屏正中心的位置,跳出了‘集五福、瓜分3億現金’的活動。
“來了來了!今年的集福卡又開始了!”
“1億變3億?陳總有錢任性啊!”
“去年每人分了2600多元,今年不得七八千呀!”
“樓上的哥們,天還沒黑呢,別老是做白日夢!”
“每天1000名集齊的使用者,額外獲得4999元的現金,另外還有100個抽金條的名額。”
“我集齊了!”
各大社交平臺的評論區瞬間就被刷屏了,滿是集福卡的邀請連結。
突然有人在留言裡說自己已經集齊了,著實讓不少人吃了一驚。
活動剛啟動十分鐘,這就集齊了?
這特麼是內部人員吧?
當然,大部分網友都在那條評論下面,追問對方的集卡技巧。
“很簡單啊,只要在橙子商城的積分兌換板塊,花10萬積分就可以兌換一張敬業福。”
這名網友回覆道。
可他的話一出,圍觀的網友立馬就散了。
開什麼玩笑?
10萬積分?
要知道,橙子商城的積分獲取渠道只有三種:簽到、營銷活動和購物。
每日簽到可隨機獲得5到28個積分;
購物則是消費1元,待確認收貨後可獲得1個積分。
10萬積分,相當於在橙子商城消費了10萬華元。
普通人的賬戶裡,積分餘額也就幾百或幾千。
10萬積分是什麼概念?
單是曜橙 x2就得買20多臺才能攢夠!
“別去了,沒庫存了!一共就50張,我點了半天,連個寂寞都沒搶到。”
“明天十點放庫存,每天50張!”
“靠!來遲一步,積分有了,敬業福卻沒了。”
一年一度的‘集福卡、分現金’活動剛上線,就牢牢佔據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單。
無論是朋友圈、微博還是各類聊天群組,幾乎都被“求換福卡”、“差一張敬業福”的訊息給霸屏了。
很多平時不常聯絡的好友,也會忽然發來一句問候:“有多餘的友善福嗎?換愛國福。”
畢竟誰先集齊,就能得到4999元現金大獎。
此外,每天還有100名幸運使用者,可獲得20克小金條。
以當前的黃金價格,差不多價值5000元。
動動手指頭,就有機會拿到4999元現金或金條,誰能抵得住這樣的誘惑?
同一時間。
大洋彼岸的百思買超市,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隊。
橙子手機的開售日期在北美預熱了兩週,經過mimo短影片的宣傳,一大批對橙子手機感興趣的潛在客戶,都被成功吸引了過來。
“哈代,我是真的受夠了蘋果,螢幕小、記憶體低、充電速度慢,庫克這個混蛋,寧願花錢購買深藍電池,也不肯升級充電方案。”
隊伍中的一名年輕人,扭頭衝著同伴抱怨道。
“塔特爾,我表哥研究過,極光未來 os的流暢度與穩定性比ios強多了。”
哈代頗以為然地說道。
大屏智慧手機在北美受歡迎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因為三星的旗艦機、次旗艦機型都搭載了5.0英寸以上的高解析度觸控式螢幕,從galaxy s4和galaxy s iii在燈塔國一年賣出2000萬臺的銷量便能看出,其實無論男女,大家都偏愛大螢幕。
而iphone 5s,螢幕才4.0英寸!
“要我說,極光未來 os在底層安全機制、許可權管理和資料加密方面才是最厲害的。”
哈代聳了聳肩道。
至於天工 a100處理器的效能究竟如何,數碼圈和科技圈的眾多博主早已做過相關測試影片。
測試結果顯示,天工 a100在功耗控制、運算速度、圖形處理效能以及連線性方面,均優於驍龍 800。
哈代和塔特爾聊了幾句後,就來到了收銀臺前結賬付款。
64gb高配版售價299美幣,並且繫結了t-mobile的話費套餐;而無鎖版的曜橙 x2,售價高達999美幣。
32gb標準版的售價是199美幣,無鎖版899美幣。
沒辦法,燈塔國的智慧手機全靠套餐繫結,無鎖版的手機銷量佔比不足20%。
這也是周受志花了小半年時間遊說五大運營商,並讓出一部分利益的主要原因。
同時,dst資本的尤里也出了不少力。
與國內的售價比起來,海外的無鎖版價格顯然高了兩三成。
倒不是周受志惡意漲價,而是得考慮稅費、運輸、倉儲和分銷商的利潤,價格自然就比國內貴了不少。
當然,購買曜橙 x2的使用者終究是少數,青橙 d2s和橙子 c4才是面向北美大眾市場的主力機型。
青橙 d2s憑藉均衡的配置和極光未來 os的流暢體驗,迅速吸引了學生群體和預算有限的使用者。
不少人買到手機後,立即在mimo上曬出開箱影片,直言用入門機的價格享受到了旗艦機的體驗感。
橙子 c4則精準擊中了年輕的白領群體,以驍龍800或tegra 4處理器的效能,配合5.5英寸super amoled觸控式螢幕、3gb加16gb的記憶體配置,足以應對日常辦公、遊戲和影音需求。
上線首日,青橙 d2s賣了1.7萬臺。
橙子 c4賣了11.2萬臺,這是因為當地的運營商,利用合約機的補貼模式,把價格降到了149美幣,從而吸引了大量使用者簽約購機。
曜橙 x2賣了6.3萬臺。
橙子科技第一天登陸北美市場,總銷量19.2萬,銷售額1.3億美幣。
從市場反饋來看,橙子手機並未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在運營商、百思買、沃爾瑪、亞馬遜等全渠道的推廣下,銷量絲毫不遜色於摩托羅拉、lg、黑莓、htc等品牌的表現。
當訊息傳回國內,各路媒體爭相報道。
科技板塊的頭條几乎都被“橙子手機北美首秀大捷”的新聞承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