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森聽後,停下腳步,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繼而反問道:“這不是應該做的嗎?”
“您會擔心筷跑在騎手端,因此而失去競爭力嗎?”
澎湃新聞的記者追著問道。
“在我看來,運力端最核心的技術在於定位、線路規劃、智慧派單和運力排程。
而給自己的員工繳納社保,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陳延森聳了聳肩道。
“陳總,森聯資本總部什麼時候搬往廬州?”
搜狐的記者開口問道。
“屆時會分批次、分部門、有計劃地搬遷到新家,而第一批遷入專案,預計會在年後啟動。”陳延森回道。
“陳總,根據財經博主水皮的估算,筷跑外賣的淨利潤可能不足3%,如果您和千度、阿狸一樣,全部採用外包模式,淨利潤至少能翻一倍,您是如何說服投資人支援這項決定的?”
鳳凰網記者語速飛快,丟擲了一個頗具敏感性的話題。
“我對錢沒興趣。”
陳延森面帶微笑,攤了攤雙手說道。
此話一出,記者們頓時會心一笑。
這話是馬立雲說的,可壓根沒人相信。
既然對錢沒興趣,為什麼遲遲不給旗下的騎手發底薪、交社保?
“當然,沒錢也不行!首先,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筷跑的外賣業務賺得雖然不多,但也沒有外界猜測的那麼少;
其次,筷跑是一款本地生活綜合服務軟體,除了外賣,還有買菜和團購業務,盈利模式很健康。
所以,大家也不用心疼我。
另外,在我心裡,每一名筷跑騎手都是公司的一份子,他們和筷跑的ceo裴毅一樣,只有職位上的區別。”
陳延森繼續補充道。
“陳總,由於筷跑、千度和桃點點之間的外賣大戰,很多外賣創業公司都倒閉了,‘燒錢圈地’是森聯資本的致勝法寶嗎?”
商界的記者問道。
這幫媒體倒是自覺,每人只問一個問題。
事實上,這是王世翔提前交代好的,還特意給了一筆車馬費。
“森聯資本的立足之本是新穎的商業模式,是優秀的使用者體驗,至於那些因此倒閉的外賣平臺,我也無能為力,現實往往就是這樣殘酷。
商場如戰場,從來不是一句玩笑話。”
陳延森輕描淡寫地說道。
弱肉強食,才是商場的底色。
說完,不等後面的記者發問,他擺了擺手道:“不好意思,今天是森聯資本的年終述職大會,後續有什麼需要溝通的,諸位可以透過官方渠道統一問詢。”
一旁的王世翔立刻心領神會,向前邁了半步,臉上堆起禮貌的笑容:“各位媒體朋友,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援,這邊請隨我來,我們準備了茶歇區,大家可以稍作休息。”
記者們雖還有些意猶未盡,想再追問幾句,但見陳延森態度堅決,也不好再糾纏,只能悻悻地跟著王世翔往茶歇區走去。
相機快門聲漸漸稀疏,科技園終於安靜了下來。
“森哥!”
“老闆!”
待記者走後,此起彼伏的問候聲響起。
曹達華、周受志、黃徵、廖威、裴毅、邁克·凱勒、馬志奧、梁勁松等人站第一排。
張寅嘉、蕭軍、程偉星、拜倫、梁波、張易鳴、毛超榮等人站第二排。
林國綸、王超、葉秋萍、程子龍、王哲、曲芳等人站在第三排。
王子豪、單嘉偉、章旭豪等人只能靠邊站的份。
黑壓壓好幾十人!
記者們驚訝發現,森聯資本的實力遠比想象中的更為雄厚。
旗下產業覆蓋面極廣,從網際網路到實體制造業,涵蓋電商、電子支付工具、外賣、團購、網約車、電子地圖導航、晶片設計與製造、電池、新能源汽車、共享單車、家電及短影片等幾十個行業。
並且,所有的子公司,似乎發展的都還不錯。
即便是尚處於起步階段的橙子汽車和星源科技,也已獲得上百萬平方米的工業用地,以及數十億元的建廠補貼。
“明年的福布斯全球首富,恐怕毫無懸念了。”
“感覺陳總的身家不止1000億美幣。”
“單是一家拼唄,陳延森的賬目財富就多了近700億美幣。
1000億?太保守了。”
“誰能算個大概數字?回去好起個有噱頭的新聞標題。”
不知是誰先提了一句,一時間,記者們交頭接耳,全都忙著給陳延森核算財富總值。
準不準的不重要,關鍵要吸睛,能增加流量和點選量。
拼唄是上市公司,陳延森的持股比例可以查到,按當前的市值計算,大約是680億美幣。
雲速快遞上一次融資,還是在2012年6月,招商、華科和華信三大國資,各投了5億美幣,估值120億美幣。
現在過去一年半,估值怎麼算?
快遞行業的單票均價是10到12元,雲速的每日業務量在2000萬票左右,年營收在730到876億。
行業平均淨利率為5%到8%。
粗略估計,年營收800億,淨利潤48億。
幾名財經頻道的記者一合計,按市盈率估值法,取快遞行業的平均值30,那就是1440億華元,相當於230億美幣。
若是按市銷估值法,用2.5的平均值計算,那就是2000億華元,相當於320億美幣。
若按300億美幣計算,以陳延森的佔股比例,價值約為240億美幣。
橙子科技用蘋果、山星的出貨量、銷售額和市值對比估算,預計600億美幣。
之前,dst投資13.5億美幣,佔股15%;與亰東方換股用了3%,剔除員工持股部分,陳延森手裡起碼還有80%的股權,價值480億美幣。
“福布斯是怎麼算的?這才三家公司,陳延森的身家就達到了1380億美幣。”
“也許不是福布斯算錯了,而是陳總的財富增長太快了。”
“筷跑最好算,剛完成c輪融資,估值318億美幣。”
“好算個屁!筷跑的投資人又多又複雜,誰知道陳總的持股數量?”
“每輪出讓10%,加上員工持股,按60%算唄,反正又不是寫論文,差不多就得了。”
幾名記者經過一番討論後,把陳延森的筷跑持股價值,定在了180億美幣。
橙子手機工廠20億美幣。
快的打車30億美幣。
位元組科技40億美幣。
今日科技60億美幣。
深藍電池800億美幣。
記者們算到後來,用的幾乎是拍腦袋的演算法,極為簡單粗暴。
既沒考慮市場佔有率,也沒關注營收和淨利潤。
因為他們確實也沒有相關資料。
最後匯總出的結果,竟高達2800多億美幣。
而與福布斯雜誌的統計口徑相比,變數最大的是深藍科技、橙子科技和拼唄。
要知道,當時深藍電池尚未發售,橙子手機的秋季釋出會也未召開,拼唄也還沒上市。
記者們望著草稿紙上的數字,頃刻間鴉雀無聲。
畢竟,黎嘉誠的身家才310億美幣。
1個陳延森=9個黎嘉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