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忍不住罵了一聲。
罵著罵著,竟哭了出來,嚎啕大哭!
記者微微一怔,立馬和同事艱難地跑過去,把人扶了起來。
一旁的攝影師舉起相機,抓拍了幾張特寫。
“先生,您的手在流血。”記者好心提醒道。
鏡頭裡,這位桃點點外賣小哥戴著露指手套,指尖凍得通紅,掌心擦破了皮,鮮紅的血正往外滲。
記者眉頭一皺,心頭一緊,這看著就鑽心地疼。
外賣員聽了,下意識低頭看了一眼,哭聲頓時大了起來。
當他的餘光掃到滾落一地的外賣時,哭聲更添了幾分淒涼。
“我們開車送您去醫院吧?”記者提議。
“謝謝,可我還有十幾單沒送完,餐損加延遲罰款,就得好幾百,這可怎麼辦啊?”
桃點點騎手滿臉愁容,說著竟不顧手上的傷,硬撐著站了起來,彎腰去撿地上的外賣。
好在大部分餐品包裝得嚴實牢固,只有一份過橋米線徹底摔壞了,湯汁撒了一地。
“先生,要不我們開車載您,您報地址,我們陪您送?”記者又說。
“可以嗎?”騎手小哥只覺得掌心火辣辣地疼,以他現在的狀態,誰能保證下個路口不會再摔倒?
“當然可以!”記者揮了揮胳膊。
停在對面的採訪車見狀,緩緩駛了過來。
那是一輛麵包車,三人合力將電瓶車抬進後備箱放好。
上車坐穩後,記者才開啟採訪:“先生,怎麼稱呼您?”
“我姓黃,波濤的濤。”黃濤簡單回答道。
“桃點點有惡劣天氣補貼嗎?”記者接著問。
“有的,每單2到5元。”
黃濤此刻已經平復好了心情,只是眼眶還紅著。
“那為什麼不選擇下線休息呢?”記者又問道。
“我本來已經下線了,想等雪小點兒再送,可站長說,誰不上線就罰款300元,超過8小時不上線,就罰600元。”
黃濤忍不住咬牙切齒地解釋道。
“你們一天的收入都沒600元吧?”記者一臉驚訝地問道。
“之前一天200元出頭,最近趕上外賣大戰,肯吃苦的話,一天能跑300到400塊。
我們站點的單王,每天都能掙600多。”
黃濤想了想說道。
600多?
記者暗自咋舌,他一個月工資才五六千。
按每天300元算,眼前這位外賣小哥的月收入,竟然是他的1.5倍。
當然,他的主要收入是車馬費和潤筆費。
“聽說桃點點要給你們發底薪、交社保?”
記者話鋒一轉,打算說點開心的。
“放屁!”黃濤不自覺地罵道。
說完,他又趕忙補了一句:“說是底薪,每個月2000元,可得完成400單配送任務才行。”
“400單?那也挺好啊。”記者有些不明所以。
“這2000元就是配送費,本來就該是騎手的錢,平臺不過是換了個說法罷了。”
黃濤冷哼一聲說道。
“你的意思是,這2000元並不是額外給的?”
記者也愣住了。
這算什麼狗屁底薪?
他之前採訪過筷跑的騎手,人家的底薪雖然低,但實打實是額外的,只有上線時長要求,根本沒有訂單量的硬性規定。
黃濤苦笑著點點頭。
他剛入行沒多久,本想跳槽去筷跑兼職,可一聽桃點點給2000元底薪,立即就放棄了。
幹了幾天才知道,站長髮給他們的專送騎手薪資表是什麼意思。
妥妥的套路!
另一邊。
筷跑的騎手們全副武裝,穿著羽絨內膽和衝鋒衣,戴著護膝,就連電瓶車也換上了防滑輪胎,抓地力極強,在街頭巷尾奔波不停。
惡劣天氣補貼200元,上線就發!
每單額外補貼4到10元不等,不少人天還沒黑,當天收入就突破了1000元。
筷跑的騎手越幹越興奮!
晚上八點,一條新聞登上熱門:《春雪至,外賣訂單翻倍,騎手的收入漲了嗎?》。
報道中詳細披露了三大外賣平臺的底薪機制和提成獎勵。
“還能這麼發底薪?我也是醉了!”
“馬立雲不是說,對錢不感興趣嗎?”
“柳強東還說自己臉盲呢!你也信?”
“看來還是筷跑的待遇好,底薪少,但是保真。”
千度外賣和桃點點在弄了個責任底薪糊弄人,則被網友翻來覆去的嘲笑。
“大雪天少點外賣,給自己積德!”
“是啊,特別在暴雨天、大雪天的時候,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啊。”
“話也不能這麼說,我們不點外賣,騎手怎麼賺錢?”
網友分成了兩個陣營,各持一詞,在微博、今日頭條和鬥音的評論區吵個不停。
……
……
三角洲別墅區。
開了一天年終述職會的陳延森,躺在水池旁的軟塌上,刷著今天的熱點新聞。
十幾頭肥頭大耳的錦鯉,在水中游弋著。
碳纖維的地暖系統鋪滿了整個水池,哪怕下著雪,水溫依舊保持在4攝氏度以上。
“我還以為他們真發底薪呢,原來是弄了個責任底薪。”
陳延森笑著搖了搖頭,暗道:爛泥扶不上牆,放著現場的作業都抄不好。
可他轉念一想,或許人家壓根沒打算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