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罷趙衛紅的命令,王飛等人對視一眼,立馬叫回了放哨的張清源。
說心裡話,王飛幾個是不太想回去的。
不到兩個小時的功夫,他們這支小隊已經幹掉六七十個116師的步兵了。
雖說這些人都是趙衛紅打的但作為同小隊的成員,王飛等人也是蹭到了“助攻”的。
要是再這麼發展下去,王飛幾個都有希望“蹭”出來一個三等功!
至於現在嘉獎肯定是已經到手了,而作為主射手的趙衛紅如果不是幹部,演習結束後準能拿個三等功!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王飛實在是無法相信,這世上居然有人能夠用帶瞄準鏡的八一槓,打出狙擊步槍的效果。
更無法想象一場規模宏大,涉及近三萬人的演習,居然會在趙衛紅神乎其神的槍法下,變成簡單的射擊訓練,外加“功勳收割器”
就連和趙衛紅有過沖突的張清源,此刻對趙衛紅都是一臉歎服,執行各項命令不叫苦,不叫累,堅決不打折扣!
想想也是。
誰會和自己的三等功過不去呢?
不過他們這支小隊目前的戰績,肯定是支撐不起人手一個三等功的。
想要將三等功落袋為安,斃敵人數起碼要再翻個倍才行。
眼看三等功就要到手,王飛等人心裡肯定是捨不得離開的。
但出於對趙衛紅的信任與敬重,他們還是沒有質疑趙衛紅的命令,轉而在密林裡一路疾馳,很快就回到了紅二連佈置在第二道防線後方的指揮部。
“是!是!”
“請團組織放心,只要我紅二連還有一人尚存,敵人就絕對不可能突破我們的陣地!”
這場演習打到這,保密守則已經被149師,視作無物了。
平時怎麼喊,電話裡的稱呼就怎麼喊,突出的就是一個簡潔明瞭,不繞彎子。
這也算是有線通訊的一大優點了,保密性強。
除非對方能夠透過物理手段,侵入149師的通訊線路,否則幾乎不可能監聽到具體的通話內容。
些許稱呼上的問題,自然也就沒人計較了。
當然,這也和通訊手段的落後有關係。
老式野戰電話雖然解決了149師的通訊問題,但在通訊效率上明顯比不上無線電臺。
關繼武的部署與命令,最多直接交代到團一級,再由團級指揮員依次向下傳達,最終才能傳到一線將士們的耳中。
這麼一套流程走完,五分鐘都是少的了,還得是在各單位需要彙報的問題不多,通訊線路絕對暢通的情況下,才能達成。
可現在,149師正在面臨三個方向的全面進攻,情況頻出。
在防守方地利優勢最小的南線陣地,116師已經順利奪下了戰線對面的高地,反倒是對149師的防守部隊形成了居高臨下的俯瞰之勢。
這意味著116師擁有了一塊極難被炮兵進行直接反制的炮兵陣地,就算149師可以透過戰壕轉移,躲避炮火,卻無法阻止116師的部隊,跟隨炮火,縮減攻擊距離。
如果116師鐵了心要從南線突破,直接使用趙衛紅當初提出的“炮坦協同”戰術,南線第一道防線被突破,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而北線戰場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北部防線外雖然沒有明顯的高地,但也沒有中部防線外這種極其適合打阻擊的大平原。
北部防線的主要任務,就是扼守兩條極其重要的主幹道,防止116師從側翼突破。
而主幹道之外,從主防線一路延伸到前哨區盡頭的遼闊區域,都是一望無際的密林。
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雖說限制了116師裝甲部隊的進攻,但也為其徒步部隊提供了便利,實在是太適合穿插滲透了!
116師已經調集了全師超過半數的偵察部隊,試圖在密林的掩護下對149師的陣地進行滲透,已經和149師的北線部隊打起了極其慘烈的肉搏戰。
滲透與反滲透,穿插與反穿插,正在北線戰場的密林中不斷上演。
此情此景,就像是兩支王牌部隊對於先輩們的致敬,縱使慘烈,卻誰也不肯率先退後一步!
相較之下,446團反倒變得格外清閒。
戰前認為適合裝甲部隊展開,進攻的大平原,反倒成為了116師徒步步兵的屠宰場。
而347團和116師的指揮官,都不想在第一道防線浪費太多的裝甲力量,一時間竟是和446團僵持住了。
趙衛紅回到連指,路上花了將近二十分鐘的時間,卻依舊沒有聽到對方發起進攻的訊息。
見胡一鳴居然沒有和韋滔溝通戰況,反倒是在電話裡立什麼軍令狀。
面帶憂色的趙衛紅立馬忍不住了,也不等胡一鳴放下電話,便主動上前,十分嚴肅的開口道。
“連長,情況不對!”
此言一出,胡一鳴先是一愣,隨即立馬露出了凝重的神情,用眼神示意趙衛紅慢慢說。
而電話那頭的韋滔,彷彿也聽見了趙衛紅的聲音,捧著話筒一聲不吭,目光卻是在一旁懸掛的地圖上來回打量。
一個實習學員,僅憑一句話就能讓直屬連長和作為頂頭上司的團長放下一切,認真聆聽他的高見。
此情此景看似有些荒謬,卻也證明了趙衛紅如今在446團的地位,與各級指揮員對趙衛紅指揮能力與戰術眼光的信任!
趙衛紅也不客氣,立馬走到了懸掛的地圖旁,拿起指揮棒對著地圖上表示出來防線重重的敲擊道。
“根據戰前的推演,我們都認為有著遼闊平原,便於裝甲部隊突擊進攻的中段防線,將會成為敵人進攻的重點!”
“而從敵人暴露的戰術意圖來看,他們分明是存了速戰速決,中段突破的心思。”
聞言,不管是胡一鳴,還是電話那頭的韋滔,都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顯然非常認可趙衛紅的推斷。
事實上,如果不是趙衛紅在前伸區,敏銳的察覺到116師具備電子干擾手段。
並用最快的速度返回主戰線,天馬行空的使用老式野戰電話,幫助446團率先重建了通訊網路。
失去協作性的446團,估計早就被347團的鋼鐵洪流正面突破了,哪裡還會堅持到現在?
真要論起來,347團的防守壓力,戰前公認最為艱鉅。
能打成如今這種優勢最大,甚至讓進攻方都不敢露頭的境地,就連關繼武都沒有預料到。
而趙衛紅的分析,還在繼續。
“連長,截止到現在,敵人有對我們團負責的陣地嘗試著繼續進攻嗎?”
趙衛紅這問題,其實問錯人了。
胡一鳴一個連長,怎麼知道其他陣地上的情況?
幸好,身為團長的韋滔還在電話那頭等著呢,聽趙衛紅這麼說,韋滔立馬將趙衛紅返回連部途中的戰況,通報道。
“只有零星的兩三次小規模進攻,並且還是以裝甲部隊為主。”
“而他們一些好不容易靠上來的徒步部隊,也都在裝甲部隊的掩護下撤回去了。”
“我判斷,他們正在醞釀一場規模驚人的攻勢,已經嚴令各部隊加強戒備,一定要守住他們這波攻勢!”
趙衛紅方才看見胡一鳴向韋滔立軍令狀,為的,也正是這件事。
從表面上看,韋滔的判斷沒有任何問題。
敵人已經將近一個小時沒有發起像樣的進攻了,與此同時,南線與北線都在進行著激烈的戰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