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紅還不知道,他已經被自己的“孃家人”盯上了。
此刻的他,正坐在疾馳的卡車裡,奔赴千里之外的定山基地。
雖然手裡沒有方向盤,但趙衛紅依舊瞪著佈滿血絲的雙眼,注意著前方的路況,時不時還給駕駛員遞過去一根點好的香菸,搞得駕駛室裡煙霧繚繞,許久不散。
很不幸。
趙衛紅攤上了部隊機動過程中最壞的情況。
師部,也就是關繼武要求他們全程機動,用最短的時間趕到定山基地。
這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天,趙衛紅和駕駛員都不能閤眼,最多也就是在吃飯,補充油料的時候稍微眯一會。
其實真要是在高速上鉚足勁的開,從蜀州到定山基地,也就不到一天的功夫。
但這是非常理想的情況,在部隊裡更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一百二十公里每小時。
這就是車隊在高速公路上,符合安全守則的最大機動速度了,實際情況只會比這更低。
就比如現在,車隊的整體時速也就八十公里左右,並且時不時就要轉至國道,速度就更快不起來了。
西南地區的國道,很多都是依山而建的土路,一個彎接著一個彎,速度稍微快一點,都容易出事。
至於為什麼要走國道.還是因為西南地區複雜的地理環境,導致很多部隊都是獨立駐紮。
到了需要以整團整營的建制,前往目標地點的時候,就需要這些單位從各自的駐地出發,在路上進行會車,完成集結,這就導致需要額外途徑許多地點,只有徹底完成集結後,才能夠直奔作為目標的定山基地。
而關繼武那邊催的還急,也就只能委屈委屈各位駕駛員和押車幹部了。
幸虧jun部那邊幫149師協調了一條火車線路,用於運輸步戰車,坦克之類的重型裝備。
不然趙衛紅一行抵達定山基地的時間,估計還得再晚上幾天。
眼下行程菜剛剛開始,駕駛員和趙衛紅的精神頭還算不錯,甚至還有心情聊天。
“排長,您經歷過幾次演習?”
聞言,趙衛紅頓時陷入了回憶之中,過了片刻才略帶懷念的說道。
“就經歷過一次團級規模的演習,遠沒有咱們現在這麼大陣仗。”
“但那場演習依舊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仍是記憶猶新。”
一聽這話,駕駛員立馬來了勁頭,一邊扒拉著方向盤,一邊對著趙衛紅有些驕傲的說道。
“嘿嘿,那我經歷的比您多。”
“算上這場演習,我當了七年兵,已經經歷過三次大規模的演習行動了!”
駕駛員的話,充分說明了“西南第一師”的分量。
別說是尋常部隊,就連很多同樣名氣不菲的王牌部隊,都不一定能在七年的時間裡,經歷整整三場大規模的演習行動!
這隻能說明149師沒有缺席任何一場巴蜀jun區參與的大規模演習行動,並且次次都表現優越,如此才能在一眾兄弟部隊之中,保持了這麼久“無冕之王”的地位!
“那我可就得向你好好請教請教了。”
“咱們師以往的作戰風格是什麼樣的?”
滿打滿算,趙衛紅在446團也就待了不到半年的時間,期間不是備戰考核就是備戰演習,對於446團過去幾年的歷史還真不怎麼了解。
他倒是清楚,149師非常擅長山地防禦作戰。
但軍事意義上的防禦,有著很多種不同的概念。
不同指揮官指揮的防禦戰,打出的效果往往是天差地別,通常都是由指揮官個人的指揮風格與部隊的作戰風格所決定的。
而趙衛紅這句話,算是給駕駛員問住了。
別看他當了七年兵,但期間一直都是士官,根本沒有經歷過系統性的軍事理論學習。
想讓他以專業的軍事角度,對149師過往參加的幾次演習,進行系統性的總結分析,著實是有些為難人了。
但駕駛員明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在他心裡,這已經不再是一場簡單的閒聊。
而是對一位雙一等功臣,446團公認的“活爹”的“指教!”
這樣的機會,可不是說有就有的!
等演習結束,他把這事往外一說,還不在團裡橫著走啊?
念及於此,駕駛員立馬搜腸刮肚的醞釀起了說辭,想要給趙衛紅這位深造了三年的高材生,來上一點小小的“基層震撼。”
奈何水平實在有限,駕駛員一時間實在是琢磨不出過去那幾場演習的門道,最終只能老老實實的表示道。
“指揮風格.其實也沒啥風格。”
“我們就是在陣地之間來回轉,帶著那群傻蛋在山裡繞彎子,繞著繞著就打贏了。”
“能被我們帶著繞彎子的,那都算是有兩把刷子的。”
“很多部隊連正面的防線都突破不了,就被我們直接耗死了!”
儘管駕駛員描述的有些抽象,但趙衛紅還是明白了149師的作戰風格。
在聽到關繼武“陣地防禦戰大師”的名頭時,趙衛紅還以為他是一位以構築防線為長,擅長打硬仗的指揮官。
可聽駕駛員這麼一說,趙衛紅這才發現關繼武打的哪裡是什麼“呆板”的硬仗?
分明就是防禦狀態下的運動戰!
而這套戰術,同樣有著一個在軍事領域大名鼎鼎的名字。
彈性防禦戰術!
簡單來說,彈性防禦戰術,注重的並非是“陣線”的防守,而是將防禦區域擴大到“面”的範疇,透過靈活的轉移,排程,躲避敵人的重點打擊,必要時甚至會允許實力強硬的敵人深入陣地,然後在運動中對過於深入的敵人進行合圍殲滅,屬於是極具主觀能動性的一種戰術。
只不過,這套戰術對於作戰面積有著一定程度的要求,可以算作是“大縱深作戰理論”下的一個分支戰術。
畢竟,想要機動,想要轉移,那也得充足的空間才行。
若是“螺螄殼裡做道場”,再有能力的指揮官也折騰不出什麼花樣。
而關繼武,是趙衛紅聽說過的唯一一位,能夠在範圍有限的山地區域,實行“彈性防禦”作戰的指揮官。
念及於此,趙衛紅立馬來了興致,準備趁著這場演習的機會好好向自己這位便宜師兄學習學習。
想來也正是因為當年在西南前線的經歷,才造就了關繼武獨特的指揮風格!
雖說趙衛紅並不準備成為關繼武這種以防禦見長的指揮官。
哪怕現在到了摩步團,但趙衛紅最嚮往的還是鐵甲洪流,勢如烈火的進攻!
鋼鐵與大炮。
這才是屬於男人的浪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