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另一桌的卡梅隆也微笑著鼓掌,朝吳宸祝賀道:“恭喜!”
他很清楚,這個獎落在《火星救援》頭上,也讓《阿凡達》在劇情類最佳影片上的優勢更大了一分。
吳宸笑著點頭示意,“謝謝,希望你也能如願以償.”
這話聽的卡梅隆微微一怔,瞬間就激動起來了。
吳宸走上舞臺。
朱麗葉·羅伯茨將獎盃遞到他手中。
“感謝評委,也感謝所有在這部電影背後付出的人。
《火星救援》雖然是一部科幻片,但同時它也是一部關於孤獨、堅持與創造力的電影。
喜劇,不是嘲笑困境,而是用笑聲撐過困境。我們在片中造了一片火星,但真正的生命力,來自每一次你在觀眾席裡的笑。”
吳宸頓了頓,掃了一圈臺下的目光,嘴角帶著一絲笑意:“當然,也感謝我的演員們,雖然他在火星上吃土豆吃到想報警”
現場笑聲與掌聲交織,氣氛更顯輕鬆。
吳宸最後望向鏡頭:“願每個人在自己的‘火星’上,都能找到活下去的辦法。謝謝.”
國內新浪直播間裡,螢幕上吳宸剛剛述說著獲獎感言,直播間評論區瞬間被“恭喜!”“牛啊!”刷滿。
主持人也是一百八十度拐彎:“這可是今晚的一個驚喜,《火星救援》並不是呼聲最高的作品,卻拿下了喜劇類最佳影片.”
嘉賓們祝賀的同時,頻頻點頭。
“這種情況給了大家一個提醒,別太迷信賠率”
“這必須要重新評估劇情類最佳影片,《阿凡達》未必像之前預測那樣被《拆彈部隊》壓得毫無機會,吳導的《火星救援》的例子已經在前面擺著”
儼然,因為《火星救援》的這一個喜劇類最佳影片,獲獎的預測態勢似乎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
本來《阿凡達》在拿完最佳導演後,在眾人心裡,很可能就已經無法和《拆彈部隊》爭了.
而此時,京城電影學院和中戲都一片歡呼聲響徹學校,當然還有劉伊菲這邊,只是伴隨著笑意的同時,兩人都不禁打了一個哈欠。
一大早起床看直播,多少有點困了。
“獎也拿了,沒什麼事了,該補覺了”
舒唱就很自覺。
劉伊菲聞言也點了點頭。
入口網站的頭條快訊幾乎同時更新:
“《火星救援》逆襲奪金球喜劇類最佳影片,吳宸臺上妙語連珠”
“不是熱門,卻贏在故事”——金球獎見證冷門翻盤,《火星救援》擒獲大獎!”
“《火星救援》獲獎或改寫劇情類最佳影片格局,《阿凡達》勝率上升!”
“.”
此時正逢國內早上,熱度傳的很快,微博上祝賀的人很多。
“祝賀吳導拿獎.”
黃小明就很快,甚至別人都沒反應過來,就率先在底下留言了,就連網友們都慢他一步。
“活捉一個黃小明!”
“我靠,小明哥這速度太快了!”
“.”
周訊剛想上去發言祝賀,就發現了黃小明的評論了。
“這個馬屁精”
雖然嘴上這麼吐槽著,但是她是發現了,對方如今在圈內那叫混的一個風生水起啊,哪哪都有人緣。
“學習一下.”
周訊的祝賀行動速度也不慢,順道還宣傳了一下即將公映的《孔子》.
比佛利山莊,金球獎現場。
鎂光燈依舊密集,因為已經來到了最後一個獎項了。
現場的鼓點音樂稍稍放慢節奏,鏡頭特寫掃過幾位劇情類最佳影片的入圍者——《阿凡達》、《拆彈部隊》、《在雲端》、《珍愛》、《無恥混蛋》。
臺下的呼吸似乎比幾分鐘前更急促了一些。媒體席上,《綜藝》《好萊塢報道者》《紐約時報》的記者紛紛舉起筆,準備記錄最後的答案。
有人低聲交換著最後的預測。
多數依舊押在《拆彈部隊》上,畢竟按過去十年的規律,《拆彈部隊》是典型的影評人最愛,政治、戰爭、現實關懷這種組合無往不利。
而少數媒體願意給《阿凡達》一個驚喜的可能性。
臺上的頒獎嘉賓略帶戲謔地賣了幾秒關子,然後緩緩展開卡片:“《阿凡達》.”
掌聲如潮水般湧起,幾位《阿凡達》主創猛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卡梅隆擁抱了左右的人,臉上那種久違的、勝券在握的神情
“我回來了.”
卡梅隆絲毫沒有掩飾拿獎以及衝奧的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