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拿獎自然更好,不拿嘛,也不礙事。”
韓三評附和道,這部影片的意義大於其他的一切。
隨著夜色深沉,柏林的冷風掠過街角。
畫面快速切換——紅毯高光瞬間、評審團鏡頭,以及《1939》的巨大海報在寒風中獵獵作響。背景音樂節奏緊湊,解說聲莊重:
“柏林電影節六十週年閉幕式進入最後倒計時——距揭曉金熊獎僅剩二十四小時。”
酒店電視螢幕上,德國公共頻道正在播放柏林電影節的新聞特輯。
隨即螢幕下方的滾動字幕一一出現:
【閉幕式官方日程確定,評審團明日將公佈獲獎名單!】
【閉幕式驚喜影片《1939》,首次面向觀眾揭開神秘面紗!】
整個柏林電影節的氣氛正一寸寸被推高,連同國內一塊。
“可惜啊,頒獎典禮是在我們後天的凌晨,豈不是要熬夜了。”
“明天就能知道《1939》了,嗯,只能靠媒體的圖文,也不知道國內這邊什麼時候公映.”
“應該快了吧,估計上半年吧。”
“.”
第二天,閉幕式的日子,空氣中還帶著徹骨寒意。
柏林電影宮外,卻早已熱鬧非凡。
主會場門口,拉起了長長的警戒線,廣場上堆滿了等待入場的觀眾和媒體。
羽絨服、圍巾、毛線帽交織成一片,撥出的白霧在冷風中翻騰,卻擋不住人們眼底的亢奮。
大螢幕正播放著本屆電影節的精彩片段——從開幕紅毯到主競賽影片放映的剪影,最後定格在巨大的海報上:
《1939》。
黑白色調的設計,戰火與人影交迭,獵獵作響的海報在風中搖動,彷彿要把這場未映先熱的影片,推向最終的時刻。
排隊人群裡,德語、英語、中文夾雜:
“我昨天凌晨就開始等票了,就是想親眼看閉幕式影片。”
“聽說《1939》是全片長鏡頭,太瘋狂了,吳宸絕對是攝影狂人。”
“這是柏林電影節這十幾年來最受期待的閉幕式影片.”
“拜託,你來了這裡十幾年了嗎?”
“.”
場館外的轉播車一字排開,德國ard電視臺、日本nhk、bbc、cnn,以及國內的央視團隊,都在架設機器。
場內工作人員在來回穿梭,檢查座位、除錯燈光、確認傍晚的閉幕式紅毯和頒獎環節。
閉幕式電影享受著閉幕式當天的全影廳上映,因為所有展映和主競賽單元影片都已經上映完了。
其次便是享受頒獎典禮後與金熊獎影片一道的重映環節
而此時,主影廳裡,《三槍》和《團圓》劇組早早就已經到場坐好了,明震江、韓三評往後掃了一眼,整個主影廳座無虛席。
評委閒著沒事,也再度前來觀影。
影評人、媒體、片商還有興奮的觀眾們。
像萊昂納多、本·金斯利跟著馬丁·斯科塞斯也一同前來了,坐在了後排,靜靜等待著
部分觀眾來遲了,發現主廳已經沒票了。
“該死,早知道早點來排隊了,只能去其他影廳了。”
“其他影廳觀影效果也一樣!”
“不一樣,這個主創團隊在,我是吳的粉絲”
“你個假粉絲,知道了今天閉幕式影片上映,還不早點來排隊.”
與此同時,吳宸見時間差不多,領著主創們起身,接受著全場掌聲後,大門關閉,隨即燈光慢慢黯淡了下來。
銀幕上畫面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