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上午參加視訊會議的時候,羅陽顯得精神不佳,期間多次走神。
好在隔了上千公里,遠在羊城的梁雨欣也沒察覺。
午休過後才恢復狀態。
下午帶了孫薇去參加新能源產業研討會,到了區裡預定的酒店會議室,羅陽感受到一絲尷尬,現場來了這麼多老闆,他居然一個認識的都沒有。
“羅總,您也受邀來參加這次研討會了?”
就在羅陽走出會議室,打算在外面走廊裡抽支菸的時候,電梯口傳來了驚喜的打招呼聲。
他愣了一下,抬眼看過去,原來是遠帆動力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孫瑞陽。
“嗯,過來學習一下。”
羅陽沒有去顯擺領導點名要求他參加會議的事情,只是簡單的回應了一句。
“小張,你去門口簽到一下,我陪羅總聊會兒。”
孫瑞陽立即指示秘書去會議室門口簽到,隨後走到羅陽身邊詢問道:“您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
“?”
難道這次研討會還有內幕?
羅陽遞了一支菸給孫瑞陽,隨後輕輕揚了揚下巴,示意熱鬧的會議室:“難怪來了這麼多老闆。”
“可不是。”
孫瑞陽接過香菸後先幫羅陽點上,同時回應道:“都是聞著腥味過來的,說是上面撥下來的最後一筆補貼了,誰不想撈一份?”
上面撥下來的補貼?
新能源補貼.
羅陽不動聲色的看了孫瑞陽一眼:“遠帆有希望嗎?”
當初閔行高新區招商,找到羅陽頭上,他沒有技術底子,於是聯合老丈人一起投資了這家動力電池廠,因為姜遠山佔股多一點,企業的經營管理權也交給了遠帆集團,所以這家企業也冠名了遠帆的名字。
“就是不清楚才這麼積極的來參加這次研討會的。”
孫瑞陽說完這句話後衝身後張望了一眼,隨後壓低了聲音道:“據說區裡已經初步擬定了一份名單,就是不知道我們遠帆在不在裡面。”
“呂林應該知道吧?”
“他分管這一塊,擬定名單都有份,肯定清楚。”
孫瑞陽剛說完就頓住了,愣了片刻後驚喜問道:“羅總,您和領導很熟?”
“見過一面,不是很熟。”
他是實話實說,的確只有見過一面。
孫瑞陽卻有些不信。
因為區裡給參加這次會議的企業發了邀請函,遠帆也是受到邀請的物件之一,羅陽能來參加研討會,絕對不是透過遠帆的途徑。
僅憑這一點,孫瑞陽就有理由相信,羅陽不可能無緣無故出現在這裡。
羅陽沒有多解釋,也沒必要向他解釋。
兩人在走廊裡又聊了會兒,看到時間差不多了,按滅菸頭後回到會議室裡,找了靠後的位置坐下來,等待會議的開始。
呂林在會議開始前五分鐘走進會議室。
從他進門開始到前排落座,靠近打招呼的人絡繹不絕,透過這些聲音,羅陽才知道陪在他身邊的都是高新區和工信局(工業和資訊產業)的領導。
直到研討會主持人上臺後才恢復平靜。
按照會議流程,首先是呂林上臺致開幕詞。
他沒有長篇大論,脫稿簡單講了幾句,就把時間留給了接下來的專家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學者、各位奮鬥在新能源一線領域的企業家,大家下午好!”
伴隨著演講開始,會議室內燈光暗下來,臺上也投屏了演講內容的ppt
“很榮幸能站在新能源技術創新和發展研討會的講臺上,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思考,如何推動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學者型專家侃侃而談:“.當前,全球能源轉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新能源技術在能源轉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新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不僅關係到國家能源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抓手,因此,國家對於新能源的重視不言而喻”
前面的論述說的羅陽昏昏欲睡。
後半段內容即便涉及到了當下新能源前沿技術的分析,可羅陽不是專業人員,那些枯燥的資料一樣讓他提不起神來。
孫瑞陽倒是聽的津津有味。
按照正常研討會的流程,專家演講結束之後,就該是分組討論。
但這次由區裡組織的研討會只有一下午時間,根本不可能留出這麼多時間,所以在專家演講結束之後,一些大學以及企業的研發機構就輪流上臺,展示一些研究成果。
“咱們前段時間不是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研發上取得了一點突破嗎?”
輪到這個環節的時候,羅陽恢復了一些精神。
他扭頭詢問身邊的孫瑞陽道:“展示成果沒有遠帆的份?”
“羅總,咱們只是在原有技術上實現應用功能的小小突破。”
孫瑞陽輕聲解釋道;“原則上算是某種排列組合的最佳化結果,並不是創新成果。”
“嘖”
羅陽忍不住砸了砸嘴;“雖然我不是很懂技術,可是剛才聽了他們幾個應用技術指標,感覺差距有點大啊?”
“那只是實驗室裡理論資料,離實際應用還有距離。”
聽到這樣的評判,孫瑞陽不得不再次解釋道:“很多技術都是這樣,在不計原料成本,不計生產環境,不計代價的前提下,實驗室裡能實現很多突破現有市場的應用指標,可是這樣的技術不具備普遍推廣性,沒有應用意義。”
這麼一解釋,羅陽就明白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在不計代價的前提下,實驗室裡能實現滿電帶動小汽車跑2000公里的資料,可是造出這樣電池的成本也要幾千萬,根本沒有實際應用價值。
市場情願接受滿電一次跑800公里,整車價格才十幾萬的低效能新能源動力電池。
“哦,那就是吹牛咯?”
羅陽笑了起來:“也算是為自家企業做一次炒作?”
反正只是實驗室裡能實現的資料,至於什麼時候能達到市場化應用的程度,還不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呃”
孫瑞陽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都是聰明人,知道該在這樣重要的場合裡展現實力,期待受到上面的重視。”
羅陽瞥了一眼孫瑞陽:“咱們遠帆還是太老實了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