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了,回到小縣城當豪門

第753章 難道還有?

優等生總是這樣,喜歡邊學邊提問題。

羅老師很耐心的指出了好學生安穎的不足之處,表示還需要考慮考慮。

安穎打的就是畢其功於一役的主意,怎麼可能讓自家老闆不鬆口?

於是口綻蓮花的繼續解釋,直到羅陽放口為止

坐回藤椅上之後,安穎端起高腳酒杯,將杯中剩餘的香檳酒一飲而盡。

果然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女人,做任何事都追求盡善盡美。

“不要去動用羅生堂的資金。”

羅陽點起了賢者煙,緩緩道:“目前集團正在架構調整,差不多到九十月份結束,到了這個時間點,我可以從原油期貨市場裡抽調一部分資金出來給你去建立連鎖咖啡品牌.回頭你把完整的商業計劃書發我郵箱裡。”

“架構調整結束後,羅生堂肯定是留在新的集團裡,辣條和連鎖咖啡都放到同一家食品公司下面.”

安穎立刻回覆道:“我做過估算了,連鎖咖啡品牌起步創業資金大概需要1.5個億左右。”

“我不關心前期需要投入多少錢。”

羅陽擺了擺手:“之所以看你的商業計劃書,是想扒一下你的營銷理念,要知道在目前的國內市場裡,咖啡這種飲品的主要受眾群體還是青壯年群體,尤其是消費理念在改變的年輕人,所以常規模式已經不適合了,需要有創新思維。”

哼!

剛才被偷襲了而已。

是時候拿出一點讓人震驚的真本事了。

果然,隨著羅陽的一番話說出口,安穎的眼睛又明亮了起來。

“老闆,怎麼突破傳統思維模式?”

“想想共享單車是基於什麼才創新出來的商業模式?”

羅陽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再次開啟教學模式;“再想想團購賽道的興起,千團大戰的激烈競爭.是什麼讓資本嗅到了血腥味?”

安穎認真思考。

“移動網際網路!”

不愧是被羅陽認為邁入半個大將型人才的女人。

“隨著新一代智慧手機功能的不斷突破,未來國人獲取資訊的模式、消費的模式、娛樂的模式都會隨之改變。”

本來要長篇大論的,可是說到這裡的時候,他突然頓住了。

某個念頭在羅陽的腦海裡一閃而過。

“老闆?”

看到羅陽突然沉默,安穎小心翼翼的試著喊醒。

“哦”

羅陽笑了笑:“我剛才說到哪裡了?”

安穎幫他重複了一遍,隨後好奇問道;“您剛才突然停下來,是不是想到什麼新的東西?”

“這倒沒有。”

羅陽也沒隱瞞安穎的意思,直接道:“剛才正好說到新的消費模式,我就聯想到了網上支付,而網上支付是需要支付牌照的你可能還不知道,前段時間集團投資部在羊城收購了一家網購平臺公司,未來肯定用的到這玩意,現在還處於起步階段,申請起來可能比較容易,等到規範越來越嚴之後,肯定會很難批的下來了。”

“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嗯,就是這種支付平臺。”

羅陽點頭道:“這玩意還是自己有一個比較好,否則同型別企業競爭起來,自己的命根子拽在別人手裡,想不失敗都難。”

他沒有告訴安穎,不止拼夕夕,連c站也打算申請一個支付牌照。

未來這玩意會成為存量稀缺產品,市面上一個移動支付牌照的價格最高達到過5個億。

“共享單車也用得上吧?”

安穎的反應也很敏捷:“現在的市場還僅限於校園內,使用者數量也不過幾十萬到百來萬,一旦走出校園,單車開始佈局到城市裡面去的時候,面對的客戶至少在千萬量級,如果有一款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相當於多了一道護城河。”

這玩意現在不怎麼值錢,而且這家公司不在羅陽的計劃裡,現在花功夫申請下來,等於是為別人做嫁衣。

而且上面的人也不傻,只要稍作留意就會知道,拼夕夕、c站和漫步者科技公司背後的大老闆都是羅陽,一個人要申請三張支付牌照幹嘛?

就算是偌大的阿里集團,不也只有一個支付寶嘛。

“歪題了。”

羅陽不想繼續聊這個話題,於是比較生硬的轉移道:“繼續說說你另外一個商業計劃。”

安穎又不笨,看出了自家老闆不想聊上一個話題了,立刻跟著切換思路。

“前段時間做市場調研的時候,著實逛了好幾次超市,現場瞭解了一下目前食品行業的現狀”

這些內容早就存在她的腦子裡了,現在不過是整理一下表述出來而已:“泡麵這一塊介入的難度比較大,因為目前市場上還是康師傅和統一兩家佔據了大頭,剩下四五個品牌搶奪不到10%的市場份額.”

“這麼明顯?”

羅陽愣了一下,隨後問道:“市面上有沒有一個叫白象的品牌?”

在他的記憶碎片裡,後來四大泡麵品牌,統一、康師傅、今麥郎和白象,前三家裡都有日資摻雜進去了,唯獨白象沒有。

這家國產牌子的泡麵最高峰的時候年銷售額超過50個億,一度佔據了國內泡麵市場份額的7%。

“有,以前也曾經輝煌過。”

安穎回覆的很快:“像這種老牌國產牌子不止一家,白象還算是好的,有個叫中萃的牌子,現在市面上基本已經看不到了”

“如果要做泡麵,倒是可以考慮收購其中一家。”

羅陽之所以只用了建議的口吻,是因為他也知道,現在這個時間段裡,想要捧起一家老牌子的泡麵品牌,難度還真不是一點點大。

即便作為重生者,他也沒有什麼好的主意。

“我暫時還沒考慮過要做泡麵。”

安穎果然沒有接受羅陽的建議,而是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至於快銷類食品,以我們企業現在的知名度,不能搞。”

“原因呢?”

“這類產品是沒有技術難度的,即便我們創新式的弄出一款熱銷產品,不用一個月,其他食品企業就能模仿出同型別的東西,讓這種創新變成爛大街的東西。”

安穎說到這裡的時候頓了頓;“而且這些還和泡麵有一些區別,比如統一,92年就開始在國內生產和銷售泡麵,這麼久的時間下來,已經形成品牌效應,但是咱們國內其他型別的食品企業,很少有這種型別的.”

“你說的的確有點道理。”

羅陽記憶裡有好幾個這樣的例子,比如最早時候的香飄飄,產品在市場上形成熱銷之後,同型別的沖泡式奶茶立刻多出好幾個品牌,尤其是優樂美,名氣一度蓋過首創的香飄飄。

更有甚者,連可口可樂都有國產牌子模仿,雖然不成功,但是行業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