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同學說想吃芸豆,唐植桐的第一反應是搞一鍋豆角燜面。
豆角燜面是中國中北部麵食地區的一道常見吃法,分佈區域以豫、冀居為主,唐家沒這個吃法。
唐植桐來這邊之前吃過幾次,感覺味道還行,可以試試。
正宗的豆角燜面得有五花肉,煎出裡面的葷油用來提香,不過眼下想整點肉相當有難度,唐植桐也不好憑空將五花肉從空間裡薅出來,只能退而求次,用之前的庫存葷油來代替。
“我來摘芸豆!”一聽丈夫要做豆角燜面,小王同學也來了興致,畢竟葉主任是豫省人,她以前吃過。
“裡面都是木棍棍,容易絆著。鳳珍和鳳芝都閒著,沒有有讓你幹活的道理。你歇著。”張桂芳一看兒媳婦要上陣,趕忙攔了下來。
儘管民間有不滿三個月不外傳的做法,但身為婆媳,這種訊息自然沒有瞞著張桂芳的道理。
張桂芳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這個好訊息,自然不肯再讓兒媳婦幹活。
這樣一來,小王同學的家庭地位再度被拔高,已經穩居家庭榜首,到了哪個不長眼都得捱上一棍子的程度。
“別看我,看我也沒用。最多一會讓你擇個芸豆。”小王同學一時不適應家庭待遇的轉變,向丈夫投來求助的目光,唐植桐沒有依著她,不光親媽操心,其實他也操心著呢。
最終,摘芸豆的活還是落到了鳳珍、鳳芝姐妹倆頭上。
受民間口語、風俗、喜好影響,芸豆的別名多的令人髮指,像什麼四季豆、芸扁豆、豆角、敏豆、玉豆、油豆,不少地方甚至會統稱為豆角。
豆角和豆橛子是唐家院子裡常年必備的兩種蔬菜,雖然它們自帶毒素,烹飪不充分時容易中毒造成腹瀉,但在老太太的影響下,張桂芳並沒有改變這種習慣。
按照老太太的說法,豆角和豆橛子養人,所以才能把孩子養的那麼壯、個頭那麼高。
對於這種說法,唐植桐還是認同的。
網路時代很多人都在調侃山東是食物中毒率是國內的no.1,不理解豆橛子都那麼容易引起腹瀉了,為何還要吃。
唐植桐覺得這跟饑荒的烙印有關,豆橛子學名豇豆,好養活、產量大,到了夏季一塊錢就能買一把,頗受老百姓喜歡。
而且豇豆的蛋白質、鈣、鈉含量遠超同期的其他蔬菜,實屬六邊形戰士,菜農沒有理由不種這種好打理的蔬菜。
在這種飲食結構的影響下,山東人的平均身高一躍成為全國之首。
也有人說山東人的平均身高與經濟水平有關,但唐植桐不是很認可這種說法。
放眼全球,任何地方的經濟再發達,富人也只是少數,大多數都是普通水準,剩下的一大幫更是為了碎銀幾兩勞碌奔波。
一旦牽扯到平均,為了碎銀幾兩勞碌奔波的人哪有錢給孩子頓頓肉蛋奶猛咥?
便宜的豆橛子和豆腐反倒成了攝入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豆角燜面的做法簡單,手擀麵做好後,略微撒上些植物油,用手揣鼓勻實,上鍋鋪平蒸五到十分鐘即可備用。
由於家裡沒有肉,唐植桐選擇用葷油炸出大料的香味,然後下芸豆翻炒,再加入鹽、醬油、海腸粉調味。
倒入開水燜五分鐘,盛出一碗湯備用後,即可將蒸好的麵條放入鍋中。
把盛出來的湯再均勻的灑在麵條上,蓋上鍋蓋再蒸個三五分鐘就可以攪拌均勻撈出來食用了。
“哥,好吃!燜面是你在國宴上吃到,回來做給我們吃的嗎?”鳳芝自己幹掉了一大碗,吃完後仍意猶未盡。
“國宴上可沒這菜,我跟別人學的。”唐植桐伸手又給妹妹撈了個碗底,遞給她後囑咐道:“吃完這些不能再吃了。”
“嗯。”在得知只能吃這些後,鳳芝進食速度就慢了下來,一邊吃一邊跟唐植桐打聽:“哥,國宴都有些什麼菜?比燜面還好吃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菜,你吃著好吃的才是好菜。”唐植桐照例迴避此類問題。
國宴的標準高,除了一盤盤精緻的菜餚外,還有位菜。
唐植桐去安東出海那次薅了些海參,儘管出海口的位置不是海參品質最好的地方,但怎麼說也是野生無公害的,自家吃還是可以的。
不過唐植桐覺得自己頂多做個蔥燒海參,復刻不出高湯海參,人家吊湯用的雞不光是專門養殖的,而且還是特定品種。
好在前兩天並沒有吃過魚翅。
畢竟是看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公益廣告的人,沒有吃過魚翅,以後就能光明正大的喊“紙醉金迷不帶我,地球沒了全賴我”了。
妹妹好糊弄,小王同學可不好糊弄,在一旁笑眯眯的看著丈夫的表演。
吃完晚飯,唐植桐回到廂房後,先把那封沒來得及看的信給拆了。
信是施正則寫的,保溫箱的使用說明、故障排查指南已經整理完畢,因為聯絡不上唐植桐的緣故,科研班已經交給了醫院那邊。
此外,施正則還非常高興的通知唐植桐,孵化器已經制作完成,並直接投入了使用,目前已經開始給農場那邊孵化小雞。
之所以敢投入使用,是因為賀平那邊已經透過試驗證明了保溫箱的穩定性、可靠性及保溫效果,做實驗用的那窩雛鳥已經長大,並且能短距離飛行。
“嘿,賀平能出去當個雜技演員了。”唐植桐看完信很高興,將信遞給小王同學看,並指了指信中關於賀平養鳥成果的段落。
“什麼雜技演員?”小王同學放下手裡的書,有些不明所以。
“保溫箱專案唄,上次你去的時候應該看到賀平養的雛鳥了吧?
她這次為了試驗,沒有參加學校組織的生產勞動,一直在郵電學院那邊照顧雛鳥。
那些鳥是布穀鳥,已經長大了。
它們都跟著賀平,賀平走到哪,它們飛到哪兒。只要賀平一招呼,它們就能落在她手上。”
信的末尾,施正則寫了一下賀平的實驗結果,非常成功,不少同學在一旁看的都眼熱。
話說科研班都是男生,哪個男生兒時沒有養只聽話鳥兒的夢想呢?
“那一定很好玩!”小王同學看後,想象著賀平遛鳥的場面,略帶憧憬。
“快放假了,你到時候約她來玩,咱也瞧瞧聽話的布穀鳥長啥樣。”外面的治安不如以前,小王同學又有了身孕,唐植桐就不打算讓她到處亂跑了。
“行!我給她寫信。”小王同學也不看書了,找出筆紙就要跟賀平約時間。
“嗯,明天咱們去趟椿樹衚衕吧,保溫箱專案差不多結項了,得安排慶功會。”唐植桐將施正則的來信折迭起來塞進信封,放進抽屜裡攢著。
儘管信裡沒有寫,但隔著信紙,唐植桐能猜出科研班想讓自己兌現承諾,開有肉的慶功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