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總,這麼說,機器學習有兩個流派,一個叫shalloleaing,是淺層學習,一個叫deep leaing,是深度學習,淺層學習早前是主流,是顯學,深度學習是少數的領域,但這幾年的形勢出現變化了。”
“我剛到美國的那會,全球大概研究深度學習的只有5個專業機構,我當時在的nec lab算一個,我也是那時候認識的辛頓。”
“nec lab呢,它是矽谷最強的人工智慧實驗室之一,算是由我和龔怡宏、林元慶一起建設到這一步的,現在有很多華人特別是去美國名校的人實習。”
“所以,鍾總,你看,這個世界在某些時候就是少數人的眼光更正確。”
餘凱提到了自己做學術的淵源,雖然是和鍾志凌描述,但目光也沒忘記瞧一瞧靜靜聆聽的俞興。
他早年不會這種遊說方式,和企業接觸的多了就知道還是需要展現能力和資歷的。
鍾志凌明白了,餘博士是大佬,而且是比想象中更大佬的大佬。
他在百度只是一個研究院副院長,但在國際的機器學習領域有著很強的成績和很深厚的人脈。
餘凱接著就提到了自己的人脈,著重提到由自己邀請到百度的吳恩達等人,他們全部都是世界頂尖的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家,而吳恩達一到百度就擔任的是“首席科學家”的職務。
目前已經確定,吳恩達將會接替餘凱,成為百度深學院的下一任負責人。
對於吳恩達的份量,他加入百度這事還被美國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出了展望,認為“百度將領導一個創新的軟體技術時代,更加了解世界”。
餘凱講述完這一段,瞧著面前出乎自己意料的陣容,猶豫幾秒後給出想法:“只是吧,我現在有點後悔,俞總,機器學習是有很大潛力的,我前面提到的就是希望你們能重視,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做一個深度學習研究院,或許可以進一步引進全球知名的專家。”
“如果有條件,如果有基礎,很多人是願意回國來做這方面研究的。”
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這一塊,華人有最頂尖的一部分。
會議室裡的眾人都明白了餘凱這次的來意。
俞興沒想到餘凱上次的話還挺認真,不光是感慨,現在是真的想慫恿自己做一個新·深學院。
他沉吟思考。
楊震原這時說道:“餘博士,你能邀請回來哪些專家?”
“這是需要一個個去談的,我現在沒法說。”餘凱解釋道,“就像吳恩達,我是去美國見的他,他之前在美國搞線上教育,我學著當年喬布斯忽悠百事可樂那哥們,‘你是繼續賣糖水,還是來做改變世界的科技’,然後是這麼把他拐回國的。”
他目光炯炯地說道:“也還是這句話,機器學習是能改變世界的,碳矽資料面前就有一次改變世界的機會,你們是想繼續賣廣告,還是改變世界?”
俞興沒開口,會議室裡沒有聲音。
餘凱等了等,覺得上一套忽悠吳恩達的方式可能在這裡的效果不好,於是換了一套說辭:“機器學習的研究是能幫助你們更好賣廣告的!你們也許能成為賣廣告的國內第一!”
呂海穎忍不住笑了,也問了個問題:“餘博士,不知道你方不方便透露,吳恩達來百度的薪資是什麼水平?”
“我們從國外回來,其實沒多要錢,基本是同樣的薪資,基礎薪酬是100萬美元。”餘凱說道,“其他人也應該這樣,不會超出很多,就是百度那邊有股票,你們這邊可以給期權。”
翟逸飛點點頭,問道:“餘博士,百度已經在做深學院,吳恩達也出任了首席科學家,既然都這樣了,你又何必來讓我們也涉足這領域呢?”
餘凱簡潔地說道:“我感覺百度不太行,至少沒我想象的那麼好,預算方面投入也不夠大方。”
他這時看向一直沒說話的俞興,問道:“俞總,你怎麼想?”
“百度是比我們有錢的,碳矽資料雖然剛拿到融資,但都有用處。”俞興微微皺眉。
餘凱聽到這話,比較失望,遊說沒有效果。
“這樣吧,我給idg他們打個電話,聊聊這方面,看看能不能擠出來資金。”俞興拿出手機,“我明白餘博士的意思,我也看好這個領域,本來考慮碳矽資料進一步發展之後能有餘力,但餘博士今天來這,又有相關的國際尖端資源,咱們也許能試試。”
餘凱的笑容立即就掩蓋不住了。
鍾志凌、翟逸飛等人相互看了看,這方面……
呂海穎直接把話說出來:“我本來以為今天這是師兄和我們坐在一起,共同聽聽餘博士的看法,沒想到是師兄和餘博士才是一起的啊……”
俞興給了個眼神,剛要說話,電話就通了。
他起身踱步的走出會議室,介紹這次的情況。
過了許久,俞興重新回到座位,搖頭道:“idg和今日資本、啟明創投都不同意這種方向的資金投入,原因嘛,也和餘博士你之前說的差不多,一個難以量化和沒有預期時間的方向,這對碳矽資料的發展很難說正向。”
餘凱皺起了眉。
“但他們顯然是沒掌握真理的多數人了。”俞興給了定義,“不過,這種資金的使用確實也得和他們通氣,碳矽資料明年還要融一筆大的。”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樣吧,餘博士,碳矽可以先投一筆,然後咱們搭一個框架,一個讓專家們擁有股權的公司,後面不管是融還是騙,我都給你們搞一搞錢,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公司或者說實驗室,可以和碳矽資料的資源互通,但碳矽資料公司掌握一件事的否定權,它不能出售給阿里、企鵝這種公司,我這邊對股權擁有優先購買權。”
餘凱上次來臨港,提到一個現狀——大公司們的一個挑戰是必須容忍和接受一群最聰明的頭腦做一些流程不好量化、roi也難以計算的工作。
很顯然,idg、今日資本他們也一樣難以應對這樣的挑戰,給出的理由也很現實。
俞興能夠理解彼此的立場,但也適時的找出對標的解決方式,類似於openai的架構是可以試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