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做事高調,並且是向來高調。
它這次官宣造車,除了確定年後會有一場全面的戰略釋出會,已經在闡述樂視造車對於行業的意義,要打破封閉,擁抱開放,為網際網路與汽車的融合與變革提供一種全新的可能。
這種高調與上升的意義自然得到媒體的多方報道,也讓樂視的股價在年前有小幅的上升。
“樂視能做好車嗎?”
俞興沒想到這個問題是從自己親媽口裡問出來。
他瞧著眼睛裡很有探知慾的老母親,哭笑不得的反問:“媽,你……你怎麼問我這個事?”
楚奇英臉上很認真:“我看到新聞了啊。”
她昨天和俞國勝一起抵達的臨港,今天閒著沒事又知道兒子這邊臨近年關沒那麼忙,也就來辦公室轉轉,參觀了一番工作環境。
至於樂視汽車,楚奇英在兒子忙碌造車之後就總是有意無意的注意著相關新聞。
“車還沒造,人沒怎麼招,態度就先這麼著了。”俞興笑道,“路子不一樣,讓我怎麼說呢。”
楚奇英瞥了眼兒子:“直說。”
俞興:“……”
他直說了:“不看好。”
楚奇英尋根問底,奇怪道:“為什麼不看好啊?樂視不也是上市公司嗎?樂視還說要給使用者打造極致體驗,你的碳矽汽車不也是要從客戶體驗出發嗎?”
俞興有點樂了:“媽,你這從學校退了,還想來跟我一起造車嗎?還研究上我這邊了?”
“那都是新聞上分析的。”楚奇英想了想,又說道,“但是,談到你們的新聞不太多,有時候我還得專門搜,怎麼你不多和記者說說你們造車的事情啊?”
俞興感受到老媽“精神股東”的立場,笑道:“我們的路線不一樣,我是先做再說。”
他略微說了幾句自己這兩年的工作,手機上忽然收到徐欣的微信,拜年之餘也是提到樂視造車這件事。
俞興琢磨著如何回覆,瞧見劉琬英推門進了辦公室就把和母親的話題推給了她。
劉琬英面帶笑意的聽了聽,又知道今日資本有了和樂視的初步接觸,說到自己的想法:“樂視造車這個事,它的問題是在於賈總不是用上市公司造車,是在這個專案放在非上市公司,偏偏又和上市公司關聯。”
“按照我們的經驗,關聯公司的交易裡是最容易存在模糊地帶的。”
什麼經驗?
當然是過山峰的經驗。
她繼續說道:“碳矽這邊呢,專案清清楚楚,資金明明白白,俞興連百曉生公司的總裁職務都放出去,只擔任董事,資方只考慮專案本身就行,樂視那一攤子模模糊糊的就容易讓人謹慎了。”
楚奇英依舊好奇:“那樂視就是為了股價嗎?”
劉琬英沉吟一會,搖頭道:“應該有一部分,我聽俞興之前提過,樂視這兩年拓展的步子挺大的,資金方面應該也比較緊張,如果不樂觀的看待這個事……”
她組織著合理的措辭。
俞興回完徐欣的資訊,把話接過來:“樂視造車能做到開模這一步就不錯了,就我目前接觸到的資訊,沒感覺他們認真造車的籌備。”
劉琬英這次也把尋求解釋的目光看過來。
俞興解釋道:“談行業,說故事,買通稿,這些多動嘴就可以,包括前期找地皮、招人、設計,這些都不是很花錢,要是真正開模,這就多花錢了,單是模具開發,這個成本可能就得佔整車工裝開發的4成。”
車企從ppt到實質性量產就需要在工裝開發上進行大規模投入,真這麼搞,打窩的成本就過於高了。
俞興對樂視的情況比較清楚,造車的敘事就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而結合他現在做碳矽集團的經驗,剛才回覆徐欣的建議就是至少要等樂視搞開模才考慮投資。
他覺得樂視是絕對無法完成這一步的,而出於敘事需求,很可能會拿其它車型的配件來進行手工改裝,也能看起來像模像樣。
這種環節也很好驗證,到時候去看看有沒有完整的衝壓生產線或者批次生產的車身部件,立即就知道虛實。
徐欣明顯很滿意這樣的回答,微信上發來感謝,還約著年後吃飯。
俞興放下手機沒有一分鐘,正考慮著徐欣那個小空頭這一波有沒有利用的價值,來自idg章蘇陽的電話也打來了,同樣是詢問對於樂視造車的看法。
他忍不住笑著詢問:“樂視造車,你們去問樂視啊,怎麼都問我?”
“聽說去年好幾家想造車的都到臨港看了,你俞總現在是國內最懂這裡面門道的人之一,我當然要問你,也相信你啊。”章蘇陽立即說道。
俞興對這個答案還挺滿意,把之前告知徐欣的想法也大致說了說。
這只是他的建議,兩家機構聽不聽就看他們自己的衡量,不過,樂視那邊剛宣佈造車,這邊就有接觸資方,感覺也是夠急的。
他放下手機,笑著對母親說道:“樂視還邀請我出席他們年後的釋出會呢。”
“那你去嗎?”楚奇英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