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的情況之下,那些還在看熱鬧的神仙們,以及那些人道之神們,亦是急急忙忙的,與自身的權柄相合,勾連那神仙道的玄妙,安撫和疏導著那七情六慾的汪洋當中的浪潮。
很快,大雷音寺當中的諸佛們,便得出了結論。
玄奘那革新佛門之論調,多半便似乎源自於人皇的授意。
不然的話,玄奘區區一個凡人,如何敢生出如此狂妄的心思來?
不然的話,在察覺到玄奘心思的時候,慈恩光王佛便已經是直接出手將他給撲殺了,又何必要自己道心崩裂而寂滅?
其之所以道心崩裂,不就是因為絕望嗎?
其之所以絕望,不就是因為其察覺到了這是來自於人皇的惡意,又在急切之間,找不到破局之法嗎?
這人間之地,除卻人皇之外,還有誰能逼得一位大羅,道心破碎?
而在‘確認’了這件事過後,整個大雷音寺當中,便是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當中。
人皇,雖然只是一個凡人,可卻是天地之間最為尊貴的存在之一——他在天地之間的話語權,可以說是超過了天地之間的任何一位大羅!
其甚至,都能和聖人比肩!
佛門的大興之勢,雖然是這麼多年以來,佛門諸佛辛辛苦苦的積累和經營所積攢下來的底蘊。
可真正引爆了這底蘊,使得佛門真正的能夠越過那無形之封鎖,使得佛門真正的能夠大興的,便還是人皇的決策!
而眾所周知,人間局勢,素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一代人皇的決策,並不代表下一代天子的決策——甚至,有些新上任的帝王,為了表現自己的強硬,為了彰顯自己所執掌的權柄,更是會故意去更改,甚至於推翻上一代帝王的決策。
所以,對於佛門而言,這一代的人皇,其存在,可謂是‘可遇不可求’。
當年的承天秉義大龍神,都能悍然撲殺一位人皇——那以如今佛門的底蘊,想要撲殺一位人皇,又有什麼難度?
那最多,也不過是佛門當中為此多的付出幾位大羅的代價而已。
而佛門付不起這幾位大羅的代價嗎?
怎麼可能!
然而,佛門付得起這大羅的代價,卻付不起人皇隕落的代價!
他們並沒有任何的辦法保證,這一代的人皇隕落過後,下一代的人皇會維繫這一代人皇的決策——這個時候,諸佛才赫然是發現,佛門大興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樞紐,居然不是系在他們佛門諸佛的身上。
而是系在那位壽元短暫的人皇身上!
一旦在佛門大興之前,這位人皇崩殂,那麼佛門的大興之勢,便有可能直接崩潰。
所以,這樣的前提之下,這大雷音寺當中,任何一位佛陀,都不可能對人皇出手——他們不但不能對人皇出手,還得竭盡全力的去保護那位人皇的存在,保證其能‘壽終正寢’,保證其對人間的統治,能撐到佛門大興的那一刻。
所以,就算是此時,靈山上的佛陀們察覺到了人皇的不懷好意,都只能硬生生的忍著——忍到他們佛門大興過後,再做清算!
“世尊,我們現在,難道就什麼也不做嗎?”
片刻,有佛陀的聲音響起。
其似乎是已經看清了此時的局勢,但卻依舊是無比的不甘心。
“當然不是。”釋迦牟尼將手中的念珠放下。
“人心貪婪,我退一寸,他便進一尺。”
“那鐵叉廟之事若是不管,說不得再過幾日,人皇所想,就不是要革新佛門,而是要親自來這蓮臺上坐一坐了。”
釋迦牟尼平靜的說道,其言語雖然平靜,可靈山上的每個人,卻都是清清楚楚的察覺到了他的憤怒。
“敢問世尊,我等,當如何施為?”
先前那發問的佛陀再一次的問道。
“自然還是玄奘。”釋迦牟尼稍稍抬頭,目光似乎是直接越過了這靈山上的諸佛,筆直的落到了那鐵叉廟裡的玄奘身上。
“雖然人皇有革新佛門之意,有侵奪佛門之心,但目前也還有一個好訊息。”
“那就是,其也有所限制,不敢做得太明目張膽,也不敢和我佛門,魚死網破。”
“他不敢和我佛門明言,說是佛門大興,便必須要革新佛門。”
“所以,我等還有與之博弈的機會!”
“玄奘,是人皇所選出來的使者。”
“其所承載的,乃是人皇的意志。”
“可同時,玄奘亦是佛門的弟子,他所承載的,亦是佛門的意志。”
“如今,佛門的意志和人皇的意志,在他的身上糾纏,亦是在他的取經之路之上糾纏。”
“而他這取經之路,便是他堅定意志的道路——亦是我們佛門的意志和人皇的意志,在他身上相互爭鬥的道路。”
“當他帶著真經迴歸的時候,他的想法,便是那人間佛門的想法——亦是大雷音寺諸佛的想法。”
“是以,諸佛現在要做的,便是在其取經之路上,廣佈劫波,廣施佛法。”
“以此,讓玄奘知曉佛法的恢弘浩大。”
“以此,讓他知曉,唯有持我佛門之道,才能走通這取經之路,才能走到大雷音寺,從大雷音寺當中,取得真經。”
“如此,這位秉承人皇意志的取經使者,秉承我們佛門的意志而動——那除非是人皇要在天地眾生之間,食言而肥,不然,他便也只能在這一局當中,投子認負!”
“諸佛陀,佛法大興,本來就要歷經千難萬劫。”
“而很顯然,這親口許諾了佛法踏進人間,引動了佛法大興之勢的人皇,便是佛法大興的最關鍵的一劫!”
“諸佛陀,當摒棄成見,聯手共渡此劫才是。”
“敢問世尊,考驗玄奘之事,當何以為之?”又一陣的沉默過後,過去燃燈佛祖的身形,在這大雷音寺當中顯化。
“天規之下,皆可為也。”
釋迦牟尼說著,抬頭往天穹上一看。
穹天之上,那斬仙台當中,敖丙的目光,便也同樣是在這個時候落了下來,個釋迦牟尼隔空對視的同時,也將這大雷音寺當中的諸佛,都掃入自己的目光當中。
隨即,敖丙抬手在虛空當中一掐。
天庭的法度在斬仙台之間聚合。
人道的力量,也在他的之間匯聚。
最終,一支漆黑的,似乎是要將一切都侵蝕的箭矢,便在敖丙的手中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