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救護的文林郎李喆則安排去了石城州為推官、尉氏令姚邦基留在朝廷為刑部比部員外郎。出征的將士也按照慣例封賞下去。
要說最混亂的地方,既不是新攻下的紅襖軍、白蓮軍四城,也不是佔據大理國的石城州、東川州。而是【南宋趙構】世界,新佔據的淮南東路通州、泰州、高郵軍、楚州、漣水軍、海州,京東東路淮陽軍,這十七縣之地。
各縣逃亡的百姓不說,州縣官吏也大半不在職。山野湖泊,更是充斥著山賊水匪,豪強鄉紳把持鄉里。
為此,趙禎從京畿路調集兵馬,接管城池,剿滅盜匪,平靖地方。州縣官員也多從京畿路地方調任。
首先,淮陽軍仍舊劃歸京畿路,張鳴珂為知軍,【赤發鬼】劉唐為兵馬統制,【急面鬼】周謹為兵馬都監。
抽調了【雙鞭】呼延灼為淮南東路兵馬總管,兼任楚州兵馬統制,【熙河將】韓存保為楚州兵馬都監。【撲天雕】李應接任沂州兵馬統制。
調【混江龍】李俊帶領【巡河營】入駐高郵湖,【分水犀】朱小八、【潛水鯤】於貴、【金鯉魚】史全三人為副將。李俊兼任高郵軍兵馬統制。
【錦鱗龍】翟源、【衝波龍】喬正二人領大小戰船一百艘,水軍將士三千,入駐海州。【錦鱗龍】翟源為兵馬統制。
【浪裡白條】張順、嚴勇,統領大小海船一百艘,水軍將士三千入駐通州,張順為兵馬統制。
泰州兵馬統制【徐老猿】徐京,兵馬都監【摩雲金翅】歐鵬。漣水軍兵馬都監【醜郡馬】宣贊。
大軍開拔,前去接管州縣,盧俊義則率軍逐次返回福建路。
藉著這次機會,對梁國州府軍隊做了一次大的調整。調整後,多數州府只有一到三人,隨著形勢變幻,像濟州、兗州、沂州這些內部州府,還要減少兵馬數量,甚至於只設一個兵馬都監統管。把更多的將士,都抽調去前線,形勢不穩的地方。
趙禎預計,到開春前,應該都不會有大的戰爭發生,畢竟,嚴寒才是冬季最大的敵人。
今年,梁國的日子就會好過許多,畢竟,梁國如今的迷霧通道已可以大規模交易,採購火靈麥、火棉布就是姬萱這些日子的工作。
再加上樑國靈田中,也大量的種植了赤火豆、火靈麥、火棉、棉花等物,梁國積蓄的這類禦寒物資不少。
為了適應寒冷的環境,軍器監也大規模的仿製棉甲。
冬日裡穿鐵甲,實在是讓人受不了。
這些棉甲,自然也優先調配到淮南東路、福建路和石城州、東川州軍中。
冬日裡,棉甲最受將士歡迎,其次才是皮甲、紙甲,最後才是鐵甲。至於藤甲,冬日裡硬邦邦的,根本就不能穿戴。
立國以來,梁國制度逐漸完善,村塾、鄉塾、縣學、州學、國子監完備,如今,梁國人才儲備也開始向著良性發展起來。
京畿路除了新劃歸的淮陽軍,以及新佔據的幾座紅襖軍、白蓮軍城池,從鄉里到州縣,都已納入了朝廷統制。
正是鄉里都充斥著梁國官吏、鄉兵教頭,這才能如此快速的消化新佔據的地盤。
如今,福建路人口、土地登記造冊的工作也已經完成了大半。等開春,各處也就適應了梁國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