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鈞甫見頭勢不好,急滾下來,望城裡就走,被項充、李袞趕上活捉了。李逵帶著李鬼,四柄板斧縱橫,早奪了城門,放盧俊義等人殺了進來。盧俊義分派軍士,把守各門。
項充、李袞解來王鈞甫,盧俊義教解了綁縛,扶王鈞甫於客位,分賓主而坐。
王鈞甫拜謝道:“被擒之將,反蒙厚禮相待。”
盧俊義上前扶起王鈞甫,開口道:“我梁國國主招賢納士,將軍若肯歸順我國,我當保奏將軍。”
王鈞甫叩謝道:“既蒙不殺之恩,願為梁國效力。侯官、連江也是治下,願為將軍招降。”
盧俊義大喜,一面出榜安民,一面備辦酒食,犒勞軍士,置酒管待王鈞甫。
用過酒食,王鈞甫辭了盧俊義,帶著百餘騎,先去近處的侯官,就城下叫人開門出降。
城頭上,統兵的幾個都是【赤心軍】軍頭,聽了王鈞甫的話,都有些猶疑。
王鈞甫喝道:“我尚且降順,你等幾個豈能守住這城?”
眾軍頭聽了,開門而降。
連江縣,【赤心軍】已露頹勢,王鈞甫前來招降,守軍開啟城門降順。
三處縣城既下,盧俊義留【羊山虎】房學度、【索命鬼】王飛豹統領三千軍士駐守,大軍兵分兩路,一路是廣惠帶三千人,由【出洞蛟】童威護送,走閩江,古田溪水路,直奔古田。
盧俊義領兵殺奔羅源。
有王鈞甫跟隨,羅源城也不曾抵抗,守城將官開門投降。
再往北,是寧德。在黃崎鎮和楊沂中相持的苗傅也已經得了訊息,知道王鈞甫降敵,如今從後方殺來。
苗傅撇下黃崎鎮大營,連夜退回寧德縣城,打算依仗寧德縣城牆抵抗。
宋軍楊沂中見了,卻不著急南下,反而去了長溪縣。
這次出征,楊沂中、趙密都得了趙構囑咐,以滅苗劉二人為主。至於入侵的梁國,視情況而定,以保全軍士為主,福建路都可捨去。
卻說盧俊義大軍抵達寧德城下時,城頭上苗傅、王世修、張逵三人早就做好了準備。軍士充足,城池防備森嚴。
仍舊是王鈞甫先行出陣,對著城頭大聲呼喝:“軍中士卒聽好,我等本是朝廷禁軍,為苗傅、劉正彥二人大逆不道,這才淪為叛軍。如今朝廷派三衙兵馬征剿,又有原京東路梁山開國郡公,如今梁國國主派大軍前來,敗局已定。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為泥,悔之何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