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身上的天蛇換骨功也得拷問出來,孫姑娘對這門秘術的興趣比天魔策秘法還要感興趣。
“公子。”
“天魔策一共有三卷,成書於漢武帝時期。”
“上卷記載魔門武功,皆是世間絕學,中卷記載先秦秘術,據說能夠逆轉生死,下卷記載上古咒術,但已經失傳很久了。”
玉面娘娘的話瞬間引起了鄧肯的興趣。
看到鄧肯感興趣的模樣,玉面娘娘細細詳解道:“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九流十家的秘法匯聚一處,由諸多大家高人編撰了三卷天魔策。”
“前兩卷在魔門六支的手中。”
“而最後一卷,卻是毀於巫蠱之禍,不知道是失傳了,還是流落在何處。”
漢武帝以人間帝王的尊位鎮壓一切!
他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便是九流十家的高人也無可奈何,不過最後漢武帝也遭到了反噬,巫蠱之禍據傳就是百家的報復,其中天魔策的最後一卷,便是在巫蠱之禍中遺失的。
那是先秦時代一直傳承下來的咒術秘法,連帶著幾萬顆人頭落地,一起消失了。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
江湖一直到那個時候才算初步成型,但依舊不入流,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什麼武林高手都得夾起尾巴做人,太平道號令三十六方,黃巾力士都算小兵,兵家猛人更是層出不窮,世間自有妙法傳承,但惹急眼了當世有神仙之名的人都敢殺。
一直到隋唐時代,江湖中人才慢慢活躍起來。
今日的江湖武學,很多都是魏晉之後才成型的。
可哪怕是李唐時期,受到世人追捧的也是仙俠之風。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慄。
大唐三絕,李白的詩、裴旻的劍、張旭的草書。
劍聖裴旻,劍畫合一,射虎射怪蛛。
李白的劍術師傅便是此人,他少年與人鬥毆,手刃數人,二十五歲,仗劍去國,辭親遠遊,沒有武力是走不動天下的。唐朝的文人普遍習武,杜甫能箭不虛發,王維精於騎射,李白是劍聖弟子。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罷了。
後世武俠小說的武功,有一門廣為人知的拳法,叫做‘太祖長拳’,可如今它還沒有被創出來。
因為趙匡胤那條盤龍棍還沒打遍天下無敵手,不過他確實是當世的武道宗師。
如果要按後世小說往下排輩,喬峰還得等幾年才能等到太祖長拳出世。
鄧肯的拳法也還行。
若是有需要的話,他也不是不能自創一門拳法。
不過武道宗師未來會死於‘燭影斧聲’,倒是讓他也感到稀奇,此方世界估計另有隱秘。
毒心秀士戰戰慄慄地開啟了一道密室。
在進入其中後,諸人果然看到了大量的武功秘籍,都是朱桀收集的功法,此人少年時便已經江湖成名,步入中年後成為先天高手,但一直到年過五十,他都未能踏入‘入道境’。
隨著年歲漸長,朱桀擔心將來氣血衰退,再也無緣以武入道,便跟魔門勾結在一起,同時蒐羅天下武功秘法,想要觸類旁通窺破入道境。
“那朱桀收留天下惡人。”
“但想要託庇於惡人谷,他們卻是要獻出一門武功秘術。”
毒心秀士開啟前方的一個書櫃,小心翼翼道:“這裡面是南疆秘術,平時都是由我打理。”
“裡面則是江湖武學。”
“外面的書架上都是道門典籍,朱桀並無耐心參悟,全部留在外面吃灰。”
嘶!
這惡人谷的底蘊居然這麼強?
鄧肯隨手翻開一卷秘籍,上面寫得居然是梵文,他都看不懂,旁邊一卷倒是有註釋,仔細一看,講得乃是一種名為‘神足通’的秘法,實則是來自西域的奇異身法。
這裡面收羅的武功千奇百怪,以邪門功法居多,還有南疆巫師的秘術,甚至包含苗疆的蠱蟲煉法。
孫姑娘拿起一門培養蠱蟲的秘籍看得津津有味,路山君識字不多,到處翻找那些有圖案的,上面描繪了經脈執行圖的秘籍,傅劍寒則對劍術刀法感興趣,拿著一本‘亦刀亦劍’的秘術看得摸不清頭腦,上面是以劍使刀以刀用劍的招式。
眾人的文化水平,一眼明瞭。
玉面娘娘底蘊最深,對這些江湖秘籍倒是沒那麼在意,冷聲道:“抄錄的天魔策殘頁呢?”
“在哪!”
毒心修士小心翼翼地按下開關,取出一個密封的玉匣子,恭恭敬敬地奉上道:“天魔策殘頁便在裡面。”
一卷如絲如布的殘頁被取出。
——無想魔通(上古秘術-神)。
玉面娘娘伸手接過細細看了一會兒,接著對一旁的少年傳音道:“公子。”
“是真的天魔殘頁。”
這門秘術可以激發全身潛能,直接讓人的實力大爆發,不過極為損耗壽元,哪怕是魔門中人也用得不多。
“統統打包帶走!”
少年大手一揮,連惡人谷的金銀財寶都不要了,先把這些武功秘籍運走再說。
這個世界武力上限如此之高,可是普通人卻習武無門。
等哪天有空了,他印個幾萬份發出去。
江湖的實力也該提一提了!
敝帚自珍?
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不敢做的事情,我來做,江湖整體實力提升了,說不定能蹦出來一些破碎虛空的高手。
反正鄧肯殺得敵人越強,他實力提升的速度越快。
南漢可是有一兩萬個太監呢。
還是讀書人閹割為做官。
這是他手中沒有《葵花寶典》,要是有葵花寶典,鄧肯恨不得見到太監人手送一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