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加更了,有兩章存稿,加一個。)
巍巍岱嶽,拔地凌霄。
煙霞吞吐處,青峰刺破九重天,雲海翻湧時,蒼龍隱現十八盤。
太平頂上觀日出,但見金烏浴血,紫氣東來,萬壑千巖俱俯首,丈人峰前聽松濤,恍聞秦皇封禪之鐘,漢武祭天之鼓,千年帝王魂未消。
石壁摩崖留禹跡,古柏虯枝藏仙蹤。
此乃天地之脊樑,華夏之魂魄也。
雲海翻湧。
一道人打扮的美髯男子遠眺蒼茫大地,發出了一聲幽幽嘆息,他回身望向身後的弟子,輕聲道:“紫薇異變,大自在天魔主已經降世。”
“徒兒。”
“取我佩劍下山去吧。”
那道童年紀約莫十五六歲,雙眸極為靈動,神色不捨,欲言又止,但那道人伸手一揮,天地風雲化作一道先天之炁,宛如是騰雲駕霧般,將那道童送往山下,道童身後揹負一劍,純陽如火,自有道韻蘊含其中。
不知過了多久。
雲海深處,一道飄然身影踏風而來,其人長鬚飄飄,面如冠玉,天地精氣盡在其腳下,雲海波動,清氣由其一念而起,攪動五嶽之地脈。
“呂道友,別來無恙。”
那人的相貌竟然好似無法看清,若要仔細去看,彷彿千面永珍,帝王之極,天地共主,萬物至尊。
懸崖之上。
呂道友緩緩起身,眺望著百丈之外,立於雲海之上的那人,神色淡淡道:“張道友。”
“許久未見,你的修為越發精進了。”
兩人皆是當世神仙之境,縱觀中土歷史長河,能在凡間修成此等境界者,屈指可數。
那張道友騰雲駕霧,落在了太平頂上,他俯覽天地山河,兩人並肩而立,不知道又過去多久,這人轉身輕吟道:“道友看我這玉皇廟如何?”
呂道人沉默不語,許久方才道:“張道友真要竊天地氣數,證道玉皇?”
一剎那間。
五嶽之地脈震顫,好似有莫大的偉力碰撞,天地道韻,陰陽分化,雲海翻騰,兩人之間,宛若咫尺天涯,已經不在同一個維度上。
人間於此處被切割,呂道人周身顯露異象,紫氣凝聚,彷彿此方天地再也容不下他。
張道人許久未言,但周身已隔絕天地,鎮壓泰山之氣韻。
此人作揖道:“請呂道友登天。”
登天二字一出,天際瞬間霞光萬道,好似有人舉霞飛昇一般,仙音渺渺,晨鐘暮鼓,九天之上,宛若撕開了一道口子。
呂道人不為所動,作為當世神仙境第一人,他不想舉霞飛昇,沒人可以強迫他。
他立於泰山之巔,眺望九州山河,聲音悠遠:“昊天上帝,鎮壓九州氣數。”
“亙古至今,從未變更。”
“張道友要竊取天機,就不怕天地傾覆,華夏蒙難,九州大地,生靈塗炭嗎?”
那張道人目光平靜,緩緩道:“呂道友多慮了。”
“吾若證道玉皇。”
“自當鎮壓九州氣數,誅域外天魔,震懾四方蠻夷之神,可保九州華夏,千秋萬代。”
呂道人凝聲道:“千秋萬代?”
“張道友擷取華夏氣數,妄以人間王朝助自己證道,貧道以大衍之數,推演天地變化,只看到南北斷絕,九州淪陷,華夏衣冠盡毀。”
張道人依舊不為所動,平靜道:“道友還是多慮了。”
“你的大衍之數被天機矇蔽,自然看到的是天魔演化,將來有吾鎮壓九州氣數,華夏無憂也。”
呂道人聞言怒極而笑道:“好!好!好!”
“好一個玉皇大帝!”
“好一個千秋萬代!”
“貧道不才。”
“為華夏氣數,為天地正名,恐怕要向道友討教討教了!”
昊天上帝。
華夏血脈自古祭祀,歷經數千年不變,此人要竊取天機,奪昊天之權柄,證道玉皇,得先問問他手中的劍答應不答應。
“呂道友何必如此。”
那張道人發出一聲嘆息,緩緩道:“今日道友若是登天,舉霞飛昇,此方天地與你便再無瓜葛。”
“你亦可得大逍遙大自在,無拘無束,遨遊於三千世界。”
呂道人嘴角浮現一絲嘲諷之意道:“大逍遙?大自在?”
“張道友打落滿天星宿。”
“二十八星宿,十二元辰,盡皆落入凡間轉世。”
“天地之外。”
“大自在天魔主亦被道友竊取天機之行徑引來,何來逍遙自在?”
“怕不是——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
張道人沉默不語。
許久之後,他方才道:“大自在天魔主因我而來,我自當應劫而出,誅其證道!”
“就不用呂道友擔憂了。”
呂道人臉上嘲諷之意更盛,緩緩道:“誅殺大自在天魔主?”
“道友好大的口氣。”
“你尚未證道,有何自信誅殺大自在天魔主?”
張道人平靜道:“吾自有辦法。”
“不用道友多慮。”
“恭請呂道友登天!”
登天。
此二字再出,天地變化,移星易宿,泰山之巔,好似被隔絕,漫天星辰,盡皆浮現於蒼穹,一條通天之路破開此方世界,乃是破碎虛空,舉霞飛昇,得大自在,出入大千世界之憑證。
張道人要逼他登天,此方世界能威脅到他證道玉皇大帝之人,人世間一個都不能再留。
天機演化,華夏氣數凝聚,趙宋將出,黃袍加身。
他想要借九州氣數證道玉皇大帝,必須以人間王朝,借天書一卷,敕封神靈,再於泰山封禪,奪天地之造化,立玉皇廟於泰山之巔。
世間不可再有神仙境。
大自在天魔主已經降世,只要世上再無神仙境,哪怕是大自在天魔主有奪人修為之神通,亦不可能是他的對手。
到時候他便可以斬天魔以證道,誅殺大自在天魔主,毀其肉身,滅其元神,以此功績成為天地共主,萬物至尊。
但華夏氣數已失,趙宋恐怕再難得‘大統一’,秦皇漢武唐宗留下的華夏氣數,恐怕文治尚存,武功盡毀。
就算是將來群星璀璨,物華天寶,星宿之力,映照人間,怕是也救不了武功。
因果反噬。
中原王朝最重天命,而趙宋失天命,再多的英傑也難以挽救,哪怕是有將星降世,也會蒙冤而死。
天機若被擷取,泰山封禪,於此盡毀。
人皇之位,被奪氣數。
後世人間帝王,怕不是要將此朝泰山封禪當做一個笑柄,華夏延續千年的泰山封禪傳統徹底終結。
神州傾覆,衣冠南渡,崖山泣血。
華夏氣節猶在,但漢唐雄威再不復也。
炎黃子孫能征善戰數千年,唯獨此後數百年要被天地因果反噬。
華夏王朝不敬昊天,自有異族禮讚長生天。
以蒼天之名,逐鹿中原!
大衍之數,推演天地變化,宛若一縷因果律。
呂道人殺意已起,當世神仙境第一人,撕碎虛空,借天地純陽之力,化作了掌間的一柄長劍。
絕不可讓此人證道!
昊天上帝乃是華夏正統,鎮壓九州氣數,恆古至今,何來玉皇大帝一說。
——刑天!
呂道人心意已決,此戰已無法避免,當世神仙境,只留他一人在人間,亦只有他能與此人一戰。
哪怕是他此戰落敗。
天發殺機!
自有大自在天魔主降世。
代天行刑!
若不能應劫‘刑天’,玉皇大帝之名,不過是一個笑話。
他若能證道誅殺大自在天魔主,呂道人就信他有實力鎮壓九州氣數!
“請!”
一道劍光劃破天際,長虹貫日,天地異變,萬道霞光升起,好似有人舉霞飛昇,破碎虛空,撕開了此方世界的空間法則。
張道人神色漸漸凝重,輕嘆道:“那貧道就向純陽劍仙討教一下!”
討教二字一出,天地道韻凝聚,言出法隨。
整個泰山都好似被隔絕一般,四方鬼神噤若寒蟬,當世的城隍土地之流,盡皆瑟瑟發抖。
從南北朝至今。
他為證道玉皇已經謀劃許久,絕不可能就此放棄功虧一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