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頓王都,國會大廳內聚集了許多高階官員,正在制定接下來的軍略。
獵魔人肯威遭遇了金龍襲擊,新兵損失慘重,但憑藉之前的佈置,對敵人展開了一定程度的殺傷,雖然沒能損耗太多的高階兵種,也斬殺了不少埃西鐸的飛行兵團。
接下來就等騎兵軍團支援過去,開始向丘陵試探,平原區域也能逐漸增兵,將防線佈置起來。
不得不說,倉木在這段時間的防守立下了大功。
雖然亡靈的攪局讓埃西鐸顧此失彼,可黑山崖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抵抗一個月,還把突襲的亡靈打跑,可見蘇木侯爵是下了功夫的。
“告訴蘇木,再堅持一個月,到時候會有援軍趕過去,還有豐厚的軍需,他想要什麼都能答應!”
最後的決斷是由高層共同決定的,但負責傳遞命令的軍事官卻有些心虛,之前說好一個月,現在又是一個月,這不把侯爵當猴耍嗎?
要是能給些資源也好,現在卻傾國之力支援肯威,倉木明顯被當作擋箭牌,以蘇木的性格,未必會忍。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誰叫二王子去了貿易之城,反而把局勢搞的糟糕,大家都下不了臺。
最後還是議長聯合各大貴族,以極高的利息向貿易金庫借了一筆巨資,將腹地更多的資源地抵押進去,這才暫時緩解財政危機。
大王子銷聲匿跡,二王子失去了政治對手,本來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場顯示自己的能力。結果剛出手就栽了,貿易之城用事實告誡他,王室的招牌已經不太管用,如果一意孤行,不顧及大家利益,誰都指揮不動。
這還只是商人罷了,他們背後的大貴族,高階英雄們,又該如何對待?
經此一事,二王子明顯乖巧許多,辦事之前先向議會商討,再行決策,暫時倒是沒再遇到問題。
沒有了他的搗亂,國會再次高速運轉起來。
他們擺平北方的奧術帝國,又勸說翡翠之邦,等肯威練出精兵,便攜三國之勢,直壓丘陵地區,離收復法爾森林不遠了。
“現在就只等格溫帶來好訊息了!”
幾位大臣互相看看,露出滿意的笑容,王國從必死的絕境中走出一條生路,他們功不可沒。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外交使館匆匆忙忙闖了進來,面色慌張。
“不好了!不好了!”
“奧術帝國大軍壓境,兵圍凜冬城,宮廷大臣被他們扣了起來,騎士長生死不知,北境暫時失去了聯絡。”
聽到這個訊息,國會的議員通通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甚至整個廳堂鴉雀無聲。
沉默了許久,才有人問到:“奧術帝國沒有再說什麼?就這麼明著襲擊?”
“塔樓給出宣戰書,說我們的將領擄掠無辜民眾,殘害帝國子民,有魔法影像為證據,上交大陸聯合會,請求公證。”
眾議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滿臉疑惑。
王國的將領避戰還來不及,怎麼可能主動屠殺奧術帝國的子民呢?最強硬的將領康拉德,也答應了格溫的請求,以大局為重,怎麼可能出爾反爾。
正當眾人爭吵不休的時候,有人說出了殘酷的真相:“奧術帝國從一開始就沒想和我們結盟,只不過是藉著和談的機會,讓我們放鬆警惕,方便他們偷襲奪取凜冬城罷了。
騎士長危險了!”
這其實是很明瞭的事情,可沒人敢捅出來。
結盟的事情是高層主導的,所有貴族基本上都同意了,宮廷大臣還親自去前線議和。現在被奧術帝國反水偷襲,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更麻煩的是,騎士長還有700多騎兵軍團,那可是王國的精銳,如果被奧術帝國摧毀,接下來怎麼打?
本來就不太穩固的聯盟,翡翠之邦如果看到艾爾頓招惹了兩大帝國,還願意出手幫忙嗎?
三國聯合,變成以一敵眾,這玩笑可開大了。
“立刻去查探騎士長的訊息,盡全力救回康拉德。”
“不管凜冬城是否被奪,我們都不能貿然與奧術帝國宣戰,否則只有死路一條。他們要北境就拿去,資源什麼的都不要了,只要把人放回來就行。”
“暫時不要聲張,再派出一個代表團去和奧術帝國交涉,如果他們強壓,只會讓埃西鐸得逞,對方絕對不會希望南面出現一個強大的對手,還有的談。”
最後,還是議長拍板,眾議員匯聚智慧,做出決議。
這個時候,一定要忍辱負重,千萬不能與奧術帝國鬧崩,否則艾爾頓離亡國不遠了!
……
蘇木站在銀頂城之上,眺望遠處的雪原。
收到國會和談的訊息,他並不欣喜,反而十分擔憂。
奧術帝國狼子野心,早有虎吞北境的心思,怎麼可能輕易的和談,還讓出大量的資源?
一隻綿羊去和野狼談判,出讓草場,索要口糧,這現實嗎?
國會就是懷著僥倖之心,總覺得靠自己不如靠別人。
這裡面當然也不止是貴族們被打怕的緣故,他們習慣了以前那套對內的辦法,總覺得行之有效,合縱連橫,國家之間必定不會讓某一個勢力做強。
但貴族們忽略了一個根本的因素,若自己不夠強大,就沒人會看得他們。一切制衡都是建立在基本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就算最差也要有翻桌的力量。
如果艾爾頓不能表現出這樣的能力,那無論是埃西鐸、奧術帝國,還是別的其他勢力,都不會正面瞧它一眼。
人類會重視養在豬圈中的豬仔嗎?任憑它喊破喉嚨,也不會改變它被屠殺的命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