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川看到這場面直接笑了。
農業局和歷史研究院這時候怕是眼睛緊緊盯著螢幕不帶眨的,哪有時間來看觀眾們的評論。
不過看直播上密密麻麻的提問,香川已經預感到接下來農業局會迎來今年以來最大的一輪郵件轟炸。
農業局:今年以來?近萬年以來!
遠在政府辦公區的農業局大樓現在燈火通明,就是為了能第一時間觀看這珍貴的紀錄片資料。結果這才播出兩分多鐘,農業局上上下下的討論都不帶停的,要不是他們每個人都戴著耳機,估計聲音都要把直播裡的影響給蓋過去了。
畫面來到松茸被廚師們切片炙烤的畫面,伴隨著平穩深沉的解說和鏡頭,從未嘗過鬆茸的現代觀眾們也不由得嚥了咽口水。
食用菌做的雞湯偶爾會在月響飲食店高價出售,即便如此,出巨資喝一鍋香菇雞湯的食客依然絡繹不絕。那些品嚐過食用菌帶來的鮮美滋味的食客們現在看著畫面裡的松茸,不斷吞嚥著口水。
一般的食用菌都那麼美味了,那這被古代人視為珍品的松茸……又會是何等極品的味道!
他們一邊在腦內幻想著松茸的味道,一邊盤算著要不要給農業局和歷史研究院寫信,呼籲使用克隆培育技術實現松茸的人工養殖。
“這松茸……”
直播室這邊,艾諾也是忍不住開口感嘆。但是當他還沒說上幾句,就閉嘴了。
因為畫面切換到了村落和山上。
“這些也是和連續劇裡一樣,由那些什麼劇組搭建起來的場景嗎?”
他看向香川。
在學校的時候,香川作為戲劇社的劇本提供者兼掛名顧問,沒少和仇曼曼在舌尖社小餐廳裡聊這些連續劇,一些名詞也在兩人討論期間被舌尖社三人以及周圍的學生們記住了。
“想什麼呢,這可是紀錄片。”香川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紀錄片裡的人可能是擺拍,但是場景可擺拍不了,這些都是真的,是古代真實存在的村莊和風景。”
真實存在的!
因為香雪和林明專注著看紀錄片,播出時基本沒怎麼說話,所以坐在旁邊的香川這番話被香雪的話筒給直接轉播到了直播間裡。而這五個字再次引起了直播間彈幕評論的沸騰。
尤其是歷史研究院的眾人。
之前他們在直播間裡所看的紀錄片都是一些虛構出來的場面,這讓他們又是佩服又是氣餒。
研究歷史的,最想看到的就是古代的真實場面。
連續劇裡出現的場景、自然、地形也許是真實拍攝,但那是不是真真切切存在過的東西,會讓他們心存疑問。
一開始看這個紀錄片時他們也很擔心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有了香川的一錘定音,這就讓他們陷入了不亞於農業局那群牛馬的極度亢奮中。
“名場面要來了。”
香川一句話讓彈幕一下子減少了很多,大夥緊緊盯著畫面。
這時候畫面上出現的是陶土板上被熱化了的酥油和被切片的松茸,滋滋冒油的陶土板和被煎得有些彎曲的松茸片直接讓畫面前的第三船團居民們再次狂咽口水。
他們明明沒吃過鬆茸,也不知道解說裡提到的酥油是什麼,但是這場面、運鏡、配樂、音效,都幾乎讓他們感受到了這個現代已經失傳了的食材是如何地香氣逼人,如何地鮮美。
“高階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採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
聽著這句當初在餐桌前不知道聽了多少遍的話,香川挑了挑眉,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只有真正做到了經常出入廚房,才能體會到這句臺詞的真正含義。
“可我們做醬油和豆腐時挺折騰的,豆子不算高階食材嗎?”
艾諾看向香川。
“豆子可是古代主食之一,雖然各類主食作物裡存在著一些稀有品種,但是一般的主食往往和高階搭不上邊,所以才需要各種工序來對它們進行加工。”
香川晃了晃手中的薯角,再指了指旁邊被放在保溫推車裡的饅頭片。
“土豆、豆子、大米、小麥……這些在古代都是主食,如果只是用於果腹的話,只需要簡單清洗並進行蒸煮煎炸就完事了,但是這樣做出來的主食食品算不上十分美味,往往都是要輔以各種菜餚來搭配。”
“就比如我手上的薯條和薯角,想要把它們做得好吃,就需要進行切塊、清洗、油炸,還要輔以鹽和醬料,才能稱得上有滋味。大米也是,雖然白飯和粥很好吃,但是如果沒有配菜,多吃一頓都會覺得寡淡。”
“而畫面裡的松茸屬於高階食材,這類食材往往自帶著風味,所以簡單清洗切片,用油煎或者放飯鍋裡跟著米飯一起煮,就能享受到它們的滋味,用不著多餘的調味。”
聽著香川的解說,直播室裡的眾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香川也不指望他們能馬上理解,畢竟現代的食材雖然品質不錯,但是稱得上高階的也不多。
也許只有等真正培育出來了那些稀有食材時,他們才能理解《舌尖》這句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