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酒樓茶館的說書人,也紛紛說起了“神劍公子單劍擊殺迦樓羅王,大破迦樓羅軍;五雷轟天錘三錘打崩瓦崗軍,轟碎李密皇帝夢”的舊事。
儘管這些舊事,長安人民早已聽過多次,可在當下這關頭,只要有說書人講起這些故事,必然會贏得滿堂喝彩與慷慨打賞。
彷彿只要多聽幾遍陸沉橫掃千軍的故事,畢玄和十萬突厥鐵騎,就沒那麼可怕了。
回到永安坊宅邸,椅子都還沒坐熱,李世民便親自登門拜訪。
“陸兄!”
李世民一進主宅正堂,就對陸沉深深一揖:
“世民慚愧,此次大唐存亡,都要仰賴陸兄了!”
陸沉抬手一拂,一股柔和勁力隔空托起李世民:
“秦王無需多禮。突厥此次南侵,乃是因我而起,迎戰畢玄,我義不容辭。”
李世民正色道:
“突厥本就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楊廣未死之前,便已在扶植北地諸侯,且一直刻意扶弱抑強,就是要坐視我中原群雄彼此廝殺,不斷流血,待至中原衰弱到極致,便要大舉入侵。就算此次不來,將來也一定會來,我大唐既直面突厥,那便遲早要與突厥做過一場。
“世民也希望能晚些開打,等我大唐再強些,更有把握一些。但形勢不饒人,突厥既然這般迫不及待南下,兵鋒直指我大唐,那說不得,世民也要豁出去搏上一把了。”
說著,又對陸沉抱拳一禮:
“陸兄,此次世民將率領三千鐵騎,並我秦王府所有高手大將,附陸兄驥尾,與突厥決一死戰!”
陸沉頷首笑道:
“秦王好膽色。”
李世民也是一笑:
“不怕陸兄笑話,正因有陸兄,世民才有這膽量。若叫世民獨自面對武尊畢玄率領的十萬大軍……那起碼也得給我同樣數量的精兵,世民才敢一戰。”
陸沉點點頭:
“多謝秦王信賴。我意前出涇州,主動迎戰,免得突厥狼騎禍害關中,不知秦王意下如何?”
主動前出迎戰?
這麼有信心?
李世民也是個膽大包天的,該穩的時候穩如老狗,該猛的時候也是浪得飛起,此時也是毫不猶豫,沉聲說道:
“好!便依陸兄之言,前出涇州,主動迎戰!”
“秦王的騎兵剛從秦州緊急返回,尚需休整幾日,不知秦王以為,幾日後出征妥當?”
“五日!只需休整五日,便可出征!”
“那好,五日之後,一起出徵。”
……
夜晚。
兩道身影,從永安渠中冒出頭來,剛剛摸上陸宅後院水榭碼頭,就聽一道低沉男聲在他們耳邊響起:
“來水榭二層。”
兩道身影嚇了一跳,抬頭望去,並未看到陸沉身影,可聲音既是在他們耳邊響起,顯然正是特意對他們而發。
讓他們感到震撼的是,直至此時,以他們的非凡靈覺,也依然沒有察覺到陸沉的氣機。
兩人對視一眼,懷著滿心敬畏,先運功蒸乾了身上的衣裳,這才去到水榭門前,登門入室,又上到二樓。
燈火通明的二樓廳中。
陸沉坐在一座紫檀木坐榻上,正在翻看一本書冊。
是寧道奇託人送來的,與畢玄對戰的心得——寧道奇此次雖然只被畢玄突襲打了一招,但多年前可是與畢玄正經戰過一場的。
而那時畢玄“炎陽奇功”已經大成,與如今相比,也就是功力精純深厚略有差距,武功境界本質上與當下並無區別,因此過去的經驗心得同樣有用。
寧道奇受傷不輕,又不擅戰陣,已無法親自參與此戰,只能回終南山療傷,並用這種方式,給予陸沉一定幫助。
這一本對戰心得,可不僅有對畢玄炎陽奇功、拳腳功夫、兵器功夫的詳細介紹。
寧道奇以身犯險,親身試探出了畢玄的決心。
老道士知道,畢玄此次不僅要一戰滅唐,還要賴在關中不走,正式以關中為據點,攻略中原,以實現他突厥強盛的心願。
因此這一戰若是戰敗,中原大地,便可能重演五胡亂華的黑暗歷史。
為助陸沉增添勝算,寧道奇連他“散手八撲”的精義,都寫在了這本小冊子上。
寧道奇既然如此慷慨,陸沉也便請師妃暄代他給寧道奇送去了一冊“老頭拳”,以及他手書的一些陰陽、生死之理的心得感悟。
這就叫投桃報李,禮尚往來。
此刻。
寇仲、徐子陵來到坐榻前,恭恭敬敬抱拳行禮:
“陸大哥。”
“坐。”
待二人坐下後,陸沉問道:
“來長安做什麼?”
寇仲知道陸沉素來不喜廢話,也開門見山說道:
“我們此行長安,是來探楊公寶庫的。想請陸大哥與我們一同探索,若邪帝舍利就在寶庫之中,便將此物交予陸大哥處置。”
“你們倒是慷慨。”
陸沉放下書冊,看向二人:
“寇仲取得寶庫之後,還是要爭霸天下?”
寇仲爭霸天下的最初動力,正是李秀寧。
但今天卻發現,李秀寧喜歡上了陸沉。
這讓寇仲有些糾結。
這時又聽陸沉說道:
“寇仲你想爭霸天下,我不會攔你,甚至你要取楊公寶庫,有我在,在這長安城,也沒人能阻攔你們。但我希望你想清楚,你,擔得起天下之重麼?”
寇仲愕然:
“陸大哥的意思是?”
陸沉道:
“你覺得,楊廣徵高句麗錯了嗎?”
寇仲不假思索:
“當然錯了!無故侵略他國,不僅害得高句麗人生靈塗炭,也害慘了大隋百姓,不知有多少大隋百姓家破人亡!大隋二世而亡,三徵高句麗,正是重要誘因!”
“所以,你覺得高句麗不該征伐?”
“兩國和平相處不好麼?”
“那為何你要爭霸天下?不如當個和平使者,奔走於各大諸侯之間,呼籲大家和平共處,省得動起刀兵,生靈塗炭如何?”
“這不一樣,中原大一統……”
“你講大一統?那你可知,高句麗的國土,大半都是大漢故土?”
“……”
陸沉看著寇仲,語氣平靜:
“楊廣三徵高句麗,錯就錯在他太廢物,玩脫了。但征伐高句麗本身並沒有錯。中原大一統王朝,必然要征伐高句麗,任何一個合格的帝王,都不會允許異族佔據遼東這‘金角’,隨時虎視中原。
“你讀書少,重情義,我也不想說你幼稚。但我希望你能好好讀一讀史書,仔細查一查,高句麗如今的國土,在漢時叫做什麼,歸誰統轄。
“再查一查高句麗崛起壯大的歷史,瞧瞧高句麗究竟是崇尚和平的友好國家,還是一有機會,便不斷四面征服,擴張成性的國家。”
【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