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暫時應該解決了,但問題應該還存在,舉報的人,說不得就是你們大隊的,這事兒要早些解決,免得後續還有麻煩。”
陸良辰對清水溝大隊的一些人,也著實是厭惡,畢竟,第一次見面,就沒有留下好印象。
趙志堅喏應了,表示自己一定會徹查到底,絕對會將這種不團結的人徹底的處理了。
話說到這個份上的時候,趙志堅心裡大概也已經有譜了。
“上面有商貿廳的支援,你們不要有顧慮,大膽地幹!有什麼困難,直接打電話!”
明面上,風波過去了,可實際上,清水溝這一次迎來了一次大的整頓。
因為村子裡就兩姓人,所以就算有些人做事比較缺德,村子裡的人也是睜一眼閉一眼的。
但像是這種為了個人恩怨,不惜損害大家夥兒利益的事兒,清水溝的人還是不能容忍的。
畢竟,我當你是自己人,你當我是仇人這種事,一般都是不能接受的。
最終,一戶王家人受到了重罰,寫舉報信的是王家的一個媳婦子。
這個媳婦子被婆家做主離了婚,送回孃家去了。
孃家那邊雖然不滿意,但聽到閨女居然寫了舉報信,差點兒害了整個大隊,也沒臉再說什麼。
鄉下人樸實,可以小打小鬧,也可以打得雞飛狗跳,總之,只要不出人命都能解決。
但如果因為一點小矛盾就寫舉報信,這種人,放在哪個大隊都是不能被容忍的。
因為這件事,那些原本有些小心思的人都收斂了心思。
蔡嬸子和姜海棠兩個人是聽大柱說的這個事,聽到的時候,還唏噓了好一會兒。
姜海棠倒是記得這個王家的媳婦子,上輩子,這個女人就是個心術不正的,想讓她改嫁,她不同意,那個女人因為她是烈士遺孀,不敢過分,但酸言酸語沒少說。
也不知道,這輩子被婆家給送回孃家,以後會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但不管怎麼樣,都和他們沒關係。
姜海棠和大柱說起他的研究成果。
大柱果然很高興,興高采烈地說著自己的研究成果真的用起來了等等的話。
經過上次和姜海棠深入的討論了農業機械之後,大柱像是被開啟了思路的閘門。
他徹底沉下心來,圍繞著“省力”和“改良”這兩個核心,一頭扎進了對現有農具的琢磨裡。
他在機械廠是顧昀笛的,可以接觸到許多東西,其中包括了小型農機圖紙和實物,有了這樣的便利條件,要做什麼就更容易了。
廠裡的工具、裝置和一些廢舊零件材料,也為他提供了更好的研究環境。
下班後和休息的時間,大柱幾乎就泡在廠裡的技術資料室和維修車間。
他仔細研究廠裡庫存的老式步犁、雙輪雙鏵犁甚至一臺報廢的小型手扶拖拉機的傳動結構,圖紙畫了一沓又一沓。
他現在的目標明確:不做超越當前農村生產力水平的空想設計,而是著眼於對現有常用農具進行“小、快、靈”的改良。
他利用廠裡的臺鉗、手鑽、電焊機,他嘗試將想法付諸實踐。
對於這樣具有鑽研精神的小夥子,毛廠長果然是十分喜歡的,不光不阻止,還給予各種便利條件。
廠裡的老工人和老技術們也願意幫著大柱。
“劉工,您看這個想法,”大柱拿著自己畫的草圖,請教廠裡的老師傅,“我想給傳統的步犁加一個簡單的深度控制裝置,就用這個廢舊的絲槓和螺母套件,固定在犁轅上,是不是能解決耕深不穩和扶犁費力的問題?”
老師傅推推老花鏡,仔細看了看,拍拍大柱的胳膊誇讚:“嗯,思路對頭!這比全靠手感壓扶手強。絲槓調節好深度後能鎖死,勁兒就用在控制方向上了。你小子這腦子活泛!”
“王叔,您看這犁轅,人扶著的這個勁兒,大半都用在往下壓了,要是能在後面這兒加個可調節的撐子,是不是就能省不少壓扶手的力氣?”
“嗯……有點意思,”老王叔眯眼打量著,“用廢車軸上的那個螺絲母能改一個,擰緊了就能固定深度。”
……
不管大柱問到誰跟前,基本上都會幫大柱解答。
姜海棠偶爾會給出一些結構上的建議,比如槓桿支點的位置、角度如何更省力,如何用最簡單的榫卯或鐵銷實現活動部件的連線。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一個月後,大柱的可調式省力步犁有了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