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沒聽錯吧?”埃茨貝格爾半信半疑:
“我想您可能搞錯了,中將。”
“拉芒什海峽一直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控制中。”
“只有英國能封鎖它,沒有什麼國家能做得到,就算……就算加上荷蘭和比利時也做不到。”
他以為夏爾想拉上拉芒什海峽周邊國家共同努力,比如佈設水雷之類的。
夏爾笑了起來:“不,埃茨貝格爾,我們能做到,不需要比利時和荷蘭。”
“可是,怎麼才能做到?”埃茨貝格爾一攤手,這是不可能的。
夏爾從抽屜中取出另一張地圖在埃茨貝格爾面前攤開。
在這張地圖上,沿著拉芒什海峽用紅色的點標出了四個城市,夏爾指著這四個城市說:
“我們很早就做了佈局,埃茨貝格爾先生。”
“從最西端的佈雷斯特到卡昂再到敦刻爾克,最後到安特衛普。我們一共建設了4個機場。”
“這4個機場可以輕鬆控制拉芒什海峽的大半段,如計算上飛機的航程甚至可以控制全段。”
埃茨貝格爾馬上明白了:“飛機,您的意思是飛機,可以轟炸軍艦的飛機?”
夏爾點點頭。
埃茨貝格爾驚叫起來:“難以置信,中將,那些飛機不只可以跟隨航母一起在海上作戰,也可以從陸地起飛,是嗎?”
不等夏爾回答,他自言自語:
“是的,它們當然可以。”
“航母起飛顯然更困難,它的跑道更小空間更窄,從機場起飛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我真是傻瓜,居然沒想到這一點!”
埃茨貝格爾不是傻瓜,大多數人在沒有接觸過航母時都不會考慮到這一點。
比如英國就沒想到。
他們只想著把航母封鎖在地中海就萬事大吉了,他們就不需要面對打得他們毫無還手之力的轟炸機和魚雷攻擊機了。
缺乏空戰思維的他們卻沒想到航母是封鎖不住的。
只要陸地上給了一點建設機場,航母上的飛機就能透過它轉場。
所以,制空權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埃茨貝格爾又看了一遍地圖,激動得手舞足蹈不能自已:
“太棒了,中將,太棒了。”
“把英國人的艦隊主力吸引到大西洋再封鎖海峽,他們返回增援的航程就會增加幾倍。”
“等他們趕到了,我們的戰鬥或許已經結束了,我們很可能已經勝利了!”
“上帝,這是我們唯一有可能打敗英國皇家艦隊的計劃,完美的計劃!”
(上圖為英國皇家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封鎖後返回增援的路線,這會比原路線遠得多,且無法從後方夾擊德國公海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