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青又抿了一口黃酒,撥弄著爐子裡的柳木碳,木炭便滋滋滋的冒出火星:“鄉試,縣試相對簡單,每個考生會分到一套裝訂好的卷子,共十張,一百道題,其中包括三十道經義,三十道律法,二十道算學,二十道書法!”卻是沒想到科舉居然還考書法,不過也是,古人對書法是極為看重的,若是字寫的差,考官怕是連看答案的興趣都沒有。
“至於府試,先來一百道經義,律法,算學題,這是第一場,第二場考詩詞歌賦,第三場考策論。”
每一場,都是一天。
到這裡,難度便增加了。
別的不說,一百道經義,律法,算學題,要用毛筆寫出全部答案,便非一般人能做到的。
“京式則是考兩場,一場詩詞歌賦,一場策論文章。”
“等到了殿試,那便是天子出題,所有考生依據這題目,寫一篇策論,”
看似最為簡單,卻是壓力最大的一場,沒辦法,作為監考老師的皇帝就坐在龍椅上盯著你呢。
亞歷山大,不過如是。
“所以,這跟我有什麼關係?”
“年輕人就是沒耐心,聽我說完。”呂老又飲了一杯酒:“寧國的科考雖然複雜,但科考的試題嘛……年年歲歲也就是那幾樣。”
“律法題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個案子,算學題無非就是將雞兔同籠改成鴨子和羊,要麼就是大雁和水牛,最多變換幾個數字……那些學子不需要精通律法和算學,只要記住固定的解題思路,就能交出一份相當不錯的答卷。著實無趣的很,是以今年朝廷決定,給考卷上來幾道特別一點的題目……”
“老夫我曾經在大理寺任職,後轉入戶部,趙公在刑部任職。”呂老瞥了一眼趙安澤:“是以,這制定律法,算學新題目的事情便落在我們兩個身上了。”
“只是,我們走遍數個州府,可遇到的案件都大同小異,跟那些考題也沒太大區別,倒是小友說的那張三,讓我們兩個眼睛一亮,就是不知小友那邊,還有沒有類似的奇葩一點的案子?”呂老笑眯眯的說著,就像發現了一個寶藏。
什麼叫奇葩?
就不能用一個好一點的詞?“至於崔家小子,整個寧國算學之上的造詣只怕無人能出其右。”
宋言明白了,這是讓他當葛軍啊。
“那如果我們參加科舉,豈不是對其他讀書人不公平?”宋言眨了眨眼睛。
趙安澤嘖了一聲:“你是贅婿,他是商人,讀書人的科舉跟你們有什麼關係?”
“不怕我們洩題嗎?”宋言指了指旁邊的崔世安:“我是肯定不會的,但我嚴重懷疑只要給的銀子足夠,莫說只是試題,崔兄便是將自己的姐姐賣了,都不帶猶豫的。”
崔世安眼睛一瞪似是想要反駁,但認真思索了一下,便預設了宋言的說辭。
呂長青滿臉和善:“這個也不用擔心,寧國科舉管理極為嚴格,敢洩題的人是有,不過他們都掉了腦袋。”
當我沒說。
“更何況,我們只是做個參考,真正出在卷子上的題目肯定會有所改變,便是洩題影響也不大。”
“當然,也不會讓你們白乾活。”呂長青很清楚要如何拿捏宋言,他從懷裡摸出來一迭銀票放於桌面:“一道題,一百兩。”
宋言眼睛眯起,錢氏票號的匯票,松州府就能兌換,還附帶了暗語。
想了想宋言道:“呂老這是做什麼?身為寧國子民,幫助寧國學子提高學術水平,這是我應盡的義務,怎能收錢?”
呂長青心中有些感動,本以為這宋言是個貪財的,沒想到居然還有如此大義,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若是繼續給錢,倒像是在羞辱人了,這樣想著呂長青便準備將那些匯票收回。
只是拽了一下,匯票紋絲不動,低頭一看卻發現不知何時宋言的手指已壓在匯票之上,緩慢又堅定的將匯票從自己手中抽走。
“只是,長者賜,不敢辭,呂老都已經拿出來了,我若是不收,豈非對呂老不敬?”
呂老愕然,旋即拍腿笑罵:“你這豎子……拿去,都拿去吧。”
上輩子做的卷子摞起來估計有個好幾米高,著實想不到居然還有給別人出題的一天。莫名的,胸腔中湧現出一縷惡念:寧國的學子們,你們的福氣來了!
這樣想著,宋言臉上的笑意便更濃了,二十張,每張都是一百兩,連帶記錄暗語的紙張,全都默默揣入懷中,壓著翹起的嘴角:“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
“說。”
“我可以出題,但絕不署名。”
“這是為何?”呂趙二老有些疑惑,畢竟能在科考試卷上署名,於讀書人而言是一件極為榮耀的事情。
“我怕被打。”清了清嗓子,宋言開口:“請聽第一題。”
二老忙找來紙筆,準備記錄:“有一人名張三……”
呂老眉頭一皺:“怎滴又是張三?就不能換個名字嗎?”
宋言搖頭:“其他的都能改,唯有張三不可變。”
“好吧,你隨意。”
“有一人名張三,遇李四強迫一女子,問李四:吾可入?李四答曰:可。張三遂入李四……”
隨著宋言的聲音,在房間中幽幽響起,所有人皆停下手中動作,便是記錄問題的趙老亦不例外,全都目瞪口呆的看著宋言。
“請問,張三是否觸犯律法,如果是,所犯何罪?如果不是,是否屬於見義勇為,為何?”
噗!呂老剛飲下去的黃酒終究是噴了出來,在朝為官四十載,尚是首次這般失態。可憐那一張白紙上,趙老剛寫下的字卻是暈染開了。
這是人能出的題?第二章四千字送上。
多謝九九不是丸丸丸,書友2020****3493的打賞,多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