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的北方防禦使叫做崔洪賢,是一名五十餘歲的老將,作戰經驗十分,雖然也是出身聖骨崔家,但他卻比貴族公子金盛景厲害多了。
接到國王的急信,崔洪賢也率軍疾速南下,但他卻派了一支三千人的先鋒,在前方探查伏兵情況,比起毫無經驗葬送了三萬新羅軍的金盛景靠譜得多。
三天後,三位軍隊抵達東洛水,軍隊開始搭建浮橋準備渡江,他們搭建浮橋的辦法來自高句麗,用大型羊皮筏子。
兩個時辰後,一座浮橋順利搭建而成,大軍開始浩浩蕩蕩過河,三里外的一處高地上,費青奴用千里眼注視遠處敵軍渡河,在他身後是一萬水軍,他們被高地阻擋,雖然距離敵軍很近,卻不被發現。
三萬敵軍渡過江已有七八千人,時機成熟了,費青奴當即下令道:“發訊號!”
“嗖!嗖!嗖!”
三支火藥箭飛上天空,在天空‘啪!’地爆炸了,“咚!咚!咚!”戰鼓聲敲響,埋伏在高地後面的一萬水軍殺出來,向三里外的敵軍殺去,與此同時,另一支萬人水軍從北方殺來,南北夾擊剛剛渡江的八千新羅軍。
這時,兩艘撞船疾速駛向浮橋,速度疾快,直接衝向浮橋,這兩艘撞船都裝有鐵撞頭,體型龐大,用輪槳驅動,速度非常快,只片刻便逼近浮橋,浮橋上計程車兵驚恐得大喊起來。
“轟!轟!”
兩艘撞船先後撞上了浮橋,頓時將一里長的浮橋撞成三段,橋上士兵紛紛落水。
這時,兩萬水軍包圍了八千新羅軍,雙方展開廝殺,一顆顆木柄火雷在新羅軍人群中爆炸,炸得士兵一片慘叫,隊伍根本集結不起來。
對岸的崔洪賢沒想到自己遭到了半渡而擊,他又氣又急,卻無可奈何。
就在這時,有士兵來報,“啟稟將軍,一支三萬人的隋軍正向我們殺來!”
崔洪賢大吃一驚,急問道:“還有多遠?”
“已經殺到了!”
崔洪賢急向南方看去,果然看見一條黑線,他當即下令道:“傳令全軍集結,準備決戰!”
兩萬新羅軍迅速集結,這時,三萬隋軍已出現在兩裡外。
兩支軍隊遙向對應,三千騎兵緩緩向前,在他們前面是兩千箭雷手,越來越近,崔洪賢也下令五千弓箭手準備。
相距兩百五十步,箭雷手蹲下,一千支箭雷對準了敵軍。
“發射!”
隋軍箭雷發射,一千支騰空而起,直撲新羅軍,但它們並沒有射向前面的弓箭手,而是射向後面的長矛軍陣。
箭雷在軍陣中連續爆炸,士兵一片大亂,崔洪賢的戰馬被毒釘擊中腿部,稀溜溜一聲暴叫,前蹄高高揚起,把猝不及防的崔洪賢掀翻下地。
親兵們急忙救助,崔洪賢的額頭也被一顆毒釘擊中,鮮血長流。
混亂中,士兵不知所措,接近中第二輪又是一千支箭雷射來,這一次大部分箭雷都在士兵們頭頂爆炸,緊接著第三輪和第四輪箭雷打擊,包括弓箭手也紛紛被毒釘擊中。
新羅士兵們嚇得魂飛魄散,終於反應過來,大批士兵調頭便逃,本來大軍被隋軍半渡而擊,士氣就十分低迷,又遭遇強大火器的打擊,軍隊在一瞬間崩潰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