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九月中旬,西海郡十一月入冬,還有一個半月時間,還來得及給他們劃分土地,修建房屋。來西海郡定居的百姓待遇都十分優厚,每戶將得到三百畝農田,由官府按照市場價格收購他們的糧食。
如果想放牧,每戶人家也能得到千畝牧場,足以養幾千只羊。
土地都是他們的永久資產,可以傳給子孫,朝廷承諾一直免稅。
也正是這些優厚的條件,所以百姓們的反抗也不激烈,大多接受了命運的安排,背井離鄉前來西海郡定居。
西海郡的駐軍主將叫趙良才,是一枚虎賁中郎將,他出營迎接秦瓊大軍到來。
“末將參加秦將軍!”
秦瓊點點頭,“趙將軍免禮,請問我們的大營是否已經準備好?”
“已經準備好了,之前金城郡送來了營柵和大帳,已經搭建完成!”
大營位於縣城以西,佔地面積極大,已經圍上了營柵,裡面有近三千頂大帳。
讓秦瓊驚喜的是,所有的大帳竟然都是皮帳。
軍隊隨即駐紮下來,接下來,他們將在西海訓練、休整、適應,到明年開春後,再前往安西。
當然,軍隊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幫助兩萬移民修建房屋,讓他們儘快穩定下來。
九月的最後一天,洛陽街頭又出現了一件新鮮事物,這讓秋天的洛陽又多了幾分色彩。
一份名叫《京都早報》的報紙出現洛陽街頭,不識字的百姓感受不到它的魅力,但對於讀書人或者官員,這份報紙的出現,絕對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人人爭相傳閱,《京都早報》如兩張a3紙大小,前後左右一共四版,第一版是時政要聞,第二版是文學欄目,第三版是家庭生活,第四版是市井民生。
第一版時政要聞中就刊登了,大隋在草原中心開闢一片三個關中大小的土地,建設一座新城,成為大隋最北方的縣城,安北縣。
還刊登了五萬戶巴蜀百姓遷到到隴右和西海的訊息,詳細介紹了移民們遷徙的經過以及待遇。
這樣一來,之前的一些不實傳聞就不攻而破了,之前說無數巴蜀百姓被捆綁著送往隴右和西海,兩名相國抗命而被罷免。
但報紙上並沒有提到秦瓊率兩萬大軍準備西征的訊息,這種正在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軍事行動不會報道,以免洩露軍機。
第一版上還報道大隋的一塊新土地,大隋東海以外,距離大陸約六百里有一座很大的海島,叫做流求島,面積有三個都畿府大小,那裡盛產木綿和糖,目前隋軍水師已經在流求島上駐軍。
中午時分,《京都早報》也出現在蕭夏的御案上。
裴矩躬身道:“啟稟陛下,今天是《京都早報》第一次發行,只印刷了三千份,定價十文錢一份,已經售賣一空,雖然是新鮮事物,但明顯很受歡迎,反響也非常好,讚不絕口,各大酒樓、茶館都要求追加訂閱。”
蕭夏點點頭,有之前的《朝政旬報》打底,《京都早報》的成功也就是必然了,無論排版、印刷、紙質、內容都很高。
報館也採用自己的建議,並不一定要當天發生的事情,只要是最近發生的大事都可以,這樣就能提前儲備知識,給排字工充足的時間,當然,這樣也需要大量的活字。
“活字供應跟得上嗎?”這是蕭夏最關心的問題。
裴矩笑道:“啟稟陛下,刻字館想到一個好辦法,把從前的雕版切割,就得到了現成的活字。”
“這個辦法不錯,朕就說嘛!只要態度積極向上,任何困難都有辦法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