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嘆了一口氣,心中的擔憂與無奈交織在一起,但最終還是鬆了口。
劉禪聽到張飛同意,頓時大喜過望。
然而。
一旁的趙雲卻急了,他萬萬沒料到張飛竟然會同意劉禪如此冒險的決斷。
在他看來,劉禪此舉太過沖動,缺乏周全的考慮,於是作勢就要繼續反對,打算再好好勸勸劉禪。
“子龍!”
就在這時,蕭和卻一聲低喝,微微搖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意,暗示趙雲沒必要再反對。
相對於張飛,他和趙雲於劉禪而言,畢竟是外人。
在劉禪心中,自然是有著親疏遠近之分。
他會對自己叔叔放低姿態懇請,展現出晚輩對長輩的尊重,卻絕不可能用同樣的態度,來懇請他們這些臣子。
適才劉禪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已明確表現出對趙雲的不滿,那眼神中的不悅,趙雲應該也能察覺到。
現在趙雲還勸,豈不是自討無趣,只會讓劉禪對他更加反感?
再者,張飛這個驃騎將軍,雖然名義上軍職在他這大司馬之下,但實際上的地位卻要在他之上。
人家可是天子的義弟,與劉備有著生死之交!
若非張飛不姓劉,受“高祖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約束,以他的功績和地位,老劉定然會封他個王,讓他享受無上的榮華。
也就是說,張飛是這三十五萬漢軍實際上的真正統帥,是軍中的一把手。
如今一把手都站在了劉禪那一邊,他們再反對,又有什麼意義呢?
不過是徒勞無功罷了。
趙雲思緒飛轉,瞬間領會了蕭和的暗示,心中雖然依舊擔憂劉禪的安危,但也不得不暗暗一咬牙,將嘴到邊的勸說之詞,硬生生給嚥了回去。
“太子殿下既已決定分兵南下,臣等自然不敢有異議,臣等定當恪盡職守,守好主營。”
“不過殿下雖不用臣等隨行,卻也另需謀臣良將聽用,不知殿下想要點哪些人的將?”
蕭和雖然看穿了劉禪的心思,但為了大局,還是得提醒劉禪,讓他在用人方面更加謹慎周全。
劉禪似乎早有準備,當即便不假思索,點了一連串人名:
張燕,牽招,賈逵,滿寵,荀惲,鍾毓,文欽……
劉禪列出了一個長長的名單。
張飛沒看出什麼名堂,蕭和卻立時看出這個名單的異常之處。
劉禪所選的這些人,基本都是曹魏降將,而且還都是北方人。
比如最早被俘降老的滿寵,乃是山陽人。
牽招乃是幽州人,賈逵乃是河東人,荀惲則是荀彧之子,乃是潁川人…
而老劉起家的黃忠等荊州籍武將,以及陸遜等江東籍謀臣武將,劉禪基本一個都沒選。
簡而言之,劉禪將他們所有南方人排除在外,選了一個全北方人的團隊。
這個劉禪,他究竟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