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在收到信的第三天,各家還在互相防備,猜忌。
這些都在徐鳳至的計算之中,這就是挑撥離間之策。
再讓斥候在各地散播謠言,但凡是個人,都不敢跟對方結盟。
他也很清楚,一旦讓四家結盟,想要快速拿下河西郡,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他知道,明軍戰鬥力很強,但上兵伐謀。
他徐鳳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河西郡。
不僅如此,他還要幫助主公拉攏四大豪強。
想要成事,需要更多的助力,地方豪強的協助,能讓主公省下很多麻煩。
旋即,他將寫好的第二封信,差人送去了各家。
而這一次,與其說是信,倒不如說是通知!
通知他們,自己將在什麼時候過去,如不開門,便是和明軍作對,等同賊軍。
屆時將上報朝廷,讓天下人知曉他們的惡行。
河西郡大災,他們不僅不救災,反而持續壓榨災民,這要是傳開了,他們就別想要名聲了。
造。反?
他們也配?
到時候他們連依附都難。
反王也不是什麼垃圾都收的,他們收人,也是有考量的。
特別是當反王地盤和人口多到一定程度後,就更看重名聲。
所以,徐鳳至才會說出,讓趙正兩隻腳走路的事情。
明州大營作惡,明君從善如流。
壞事都是汪成元乾的,好事自然都是自家主公幹的。
這第二封信,也很快就送到了各家家主手裡。
孫永平看完信後,臉色是青一陣白一陣,坐立難安。
再次召來了家族的族老弟兄。
“結盟失敗,則說明周家和沈家的確已經臣服,雖然還不知呂傢什麼意思,但是,咱們中間隔著兩州,想要跟呂家結盟也不現實。”
“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這一次,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斥候那邊怎麼說?”有人問。
“斥候說,明軍進來後,只是一味的賑濟災民,的確在救災,深得百姓的感激,現在明軍的名聲已經傳遍了整個河西郡。”
“很多地方的百姓都盼著明軍前去,甚至這幾天有人徒步二百里前往。”
孫永平嘆息道:“明軍已經把名聲全都拿走了,咱們要是在不開門,別說外面的百姓,就算是城內的百姓,都要將咱們給罵死了!”
他們的日子雖然很好過,但是百姓的日子可不好過。
訊息傳開後,民間議論紛紛,那股浪潮,已經擋不住了。
失去民意後,孫家就別想大業了。
“罷了罷了,開城門吧,算他汪成元厲害,居然不顧成本賑災!”
“開門吧,不過咱們也不能就這麼開了,豪州還是我孫家的地盤!”
“對,這是基本條件,絕對不能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