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們則圍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回去後該如何烹飪這難得的美味,她們的話語裡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家人的關懷。
這熊肉,可不單單是一頓美味的食物,更是大家團結協作的有力見證。
儘管在打獵的過程中,出現過一些矛盾和紛爭,但最終大家還是化解了分歧,重新緊密地凝聚在了一起。
林德生看著這熱鬧和諧的場景,心中感慨萬千。
他深深地明白,在這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團結對於一個村子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順利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
從趙大夫家出來,林曉峰的心情明顯輕鬆了許多。
陽光似乎也變得更加溫暖了一些,輕柔地照在身上,驅散了些許寒意。
他對秦強說:
“秦強,你說咱們這是不是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兒啊?
看到趙大夫那麼高興,我心裡也舒坦多了,感覺自己沒白犯錯,還能為村子做點貢獻。”
秦強笑著點頭,肯定道:
“那肯定是啊,你瞧趙大夫多高興,這熊膽能幫到村裡的病人,值了。
說不定因為這個,村裡那些生病的人就能好起來,又能和咱們一起幹活、打獵了,村子也能更有活力。”
林曉峰想起之前劉猛等人爭熊膽的事兒,感慨道:
“其實啊,這次打獵,要不是我爹和祥順叔有格局,主動提出把熊膽送給趙大夫,還不知道得鬧成啥樣呢。
看來還是老一輩人想得周到。他們知道啥對村子才是最重要的,在利益面前,更看重大家的健康和村子的和諧。”
秦強深有同感地說:“是啊,往後咱得多跟他們學著點兒。不管是打獵的本事,還是做人的道理,他們都是咱們的榜樣。”
林曉峰一邊走,一邊在心裡琢磨著。
這次的經歷,就像一記沉重的警鐘,讓他清醒地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回到家後,他徑直來到後院,拿起自己的獵槍,仔仔細細地擦拭起來。
那獵槍在他手中,彷彿有了生命一般。
他輕輕撫摸著槍身,心裡想著:從明天開始,每天天不亮就進山,苦練槍法,仔細觀察獵物的蹤跡。
他要把山林裡每一種獵物的習性都摸得透透徹徹。
他想起60歲的趙三爺,那個村裡經驗豐富的老獵人,雖說如今很少再去打獵了,但他積累的經驗,那可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
林曉峰暗暗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拜趙三爺為師,跟著他好好學習打獵的技巧和經驗。
他彷彿已經看到自己在山林中,像趙三爺一樣,沉穩而又機智地應對各種獵物,不再魯莽行事,而是憑藉智慧和技巧捕獲獵物。
晚上,林曉峰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
窗外,寒風依舊在吹,偶爾吹過窗戶,發出“嗚嗚”的聲響,像是在提醒他今日的教訓。
他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今天發生的一幕幕,還有趙大夫收到熊膽時那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不僅要保護好自己,還要為家人、為村裡的人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他望著窗外灑進來的清冷月光,那月光彷彿在黑暗中為他指引著方向。
他在心裡默默地念叨:
“明天,一定要比今天更好。我要成為家裡的頂樑柱,成為村裡能獨當一面的好獵手。我要讓父親為我驕傲,讓村子因我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