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灶臺的另一旁,幾個紅薯正架在炭火上。
紅薯外皮被烤得黝黑,時不時發出“噗噗”的輕響,一縷縷裹挾著焦香的熱氣嫋嫋升騰。
“好香啊!”
林曉峰一邊揉著惺忪的睡眼,一邊走進廚房。
他深吸一口氣,陶醉地說:
“媽,這玉米餅和烤紅薯的香味,比啥都好聞!每次聞到這味兒,就知道新的一天又充滿幹勁兒。”
此時,父親林建國默默坐在一旁,有條不紊地擺放著碗筷。
他抬頭看了眼林曉峰,雖然沒有言語,但眼神中充滿了關切。
王翠蘭笑著用圍裙擦了擦手,將剛出鍋的玉米餅遞到林曉峰面前,叮囑道:
“多吃點,山裡不比家裡,別餓著自己。打獵的時候千萬小心,早點回來。”
林曉峰接過玉米餅,輕輕咬上一口,外酥裡嫩,玉米的香甜在舌尖上蔓延開來。
他心裡想著:“有媽的早飯,再累都值得。”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靜靜享受著早餐,偶爾交談幾句。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餐桌上,為這溫馨的畫面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飯後,林曉峰揣上幾個烤紅薯,和家人一一告別。
“爸,媽,我走了。”
他大聲說道,聲音中帶著朝氣。
“路上小心!”
王翠蘭站在門口,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眼中滿是不捨。
林曉峰沿著屯子裡蜿蜒曲折的土路出發了,此時的屯子愈發熱鬧起來。
煙囪裡升起的裊裊炊煙,與柴火味、飯菜香相互交融,瀰漫在整個屯子的上空。
路上,幾個早起的村民扛著農具,相互打著招呼,開始了新一天的勞作。
林曉峰沿著熟悉的小路踱步前行,忽然,一陣清脆如銀鈴般的笑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
他聞聲抬頭望去,只見屯子裡的小河邊,佇立著一位身姿婀娜的姑娘。
那姑娘正是18歲的知青林瑤,她身著一件洗得微微泛白的藍布衫,領口和袖口處的補丁不僅無損她的氣質,反而更添幾分質樸。
兩條烏黑油亮的大辮子垂在胸前,辮梢隨著她的一舉一動輕輕搖曳。
她手裡端著一個掉了漆的搪瓷盆,盆裡裝著衣物,還有一塊裂了縫的肥皂。
林曉峰的腳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
在這屯子裡,大家平日裡都被繁重的農活纏身,飽受風吹日曬。
一個個灰頭土臉,說話也是大嗓門,帶著濃濃的鄉土氣。
而林瑤宛如一朵盛開在荒野之中的鮮花,清新脫俗,散發著別樣的光芒。
他心裡不禁泛起一陣漣漪:“她怎麼像從畫裡走出來的一樣,和屯子裡的一切都那麼不一樣。”
“林曉峰!”
林瑤一抬頭,瞧見站在不遠處的他,臉上瞬間綻放出甜美的笑容。
她熱情地打招呼道,聲音清脆響亮:“你這是又要去山裡打獵呀?”
“是啊,碰碰運氣。說不定今天能打到不少野味,改善一下家裡的伙食。你這是來洗衣服?水涼不涼?”
林曉峰這才回過神來,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臉上泛起一絲紅暈,走上前去說道。
林瑤笑著搖了搖頭,河水在她腳邊輕輕流淌,泛起一圈圈漣漪:
“不涼,這河水清澈見底,用來洗衣服最合適不過了。你們打獵才辛苦呢,萬一碰上危險可怎麼辦?可千萬得注意安全。”
她聲音清脆悅耳,宛如山間叮咚作響的清泉,在林曉峰耳邊潺潺流淌。
林曉峰望著她,心中暗暗想著:“這個姑娘不僅人長得好看,還這麼關心人。”
陽光灑在河面上,波光粼粼,為這初次的交談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