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微觀生態箱到末世

第66章 藜麥收割(第一更,求訂閱!)

蚯蚓培育箱中的溫度已經進行了重新調控,且換了一部分更適合生產繁殖的優質土壤進去,這樣能極大地提高蚯蚓的繁殖能力。

因為只有蚯蚓的數量足夠多,才能真正的發揮改善土壤,建立微生物菌群的作用。

用了兩天時間,陳舟與鍾祥福一起,帶著孩子們將這個簡陋的蚯蚓培育箱進行了改造,而且又多製作了一個。

很快兩個多功能的蚯蚓塔就出爐了。

其內安裝了一些打孔的管道,孔洞可供蚯蚓無障礙穿過,管道一直通到底部。

利用蚯蚓塔的生物分解功能,可以形成從糞便到菌絲,將有機物轉化為優質有機肥的垂直立體處理結構。

這些全是陳舟利用以前的知識得來,連鍾祥福都不知道具體方法。

在製作的過程中,鍾祥福不時就會發出驚歎。

如果這一幕被洪丙他們看見,同樣可能會被驚掉下巴,沒想到蚯蚓培育箱竟然還可以這麼弄!

這兩天,小譚恩和柴志這些小朋友對蚯蚓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強,因為親自動手做好兩個蚯蚓塔讓他們感到興奮不已。

現在基本上每天這些小傢伙都會在蚯蚓塔附近打轉,觀察蚯蚓的行動,檢視蚯蚓塔的運作,並第一時間向陳舟報告。

按照陳舟的想法,等蚯蚓繁殖之後,他們會製作更多的蚯蚓塔,然後同步投放蚯蚓到農田中。

轉眼三週過去。

藜麥成熟了。

此時的藜麥穀穗金黃,葉片枯落,麥粒也變得堅硬。

這一批藜麥差不多五個多月才收穫,算是生長期較長的。

而一般是選擇在晴天割穗脫粒,因為陰雨天的話可能會導致黴變。

在荊棘荒原這片地區從不缺晴天,鍾祥福立刻安排人員開始收割起來。

陳舟沒有下地,只是站在一旁指揮,他開始考慮收割後,立刻用田菁輪作土地一遍,然後下批種植些什麼。

庇護所的人一個個充滿了幹勁,幹得熱火朝天,陽光下,汗水佈滿了全身。

光著膀子的男人以及臉色紅潤的女人們,一邊幹活一邊開著玩笑,時不時還能聽見爽朗的笑聲。

陳舟也同時檢視了一下上次種下的那批黃豆,在意料之內,發芽差點死掉的那一批基本全部救活。

這得益於這片土壤肥沃且排水性良好的原因。

而另外一批正常的黃豆種子也已經發芽破土而出,如今專門有人在控水蹲苗。

前兩天又有兩隻變異蚜蟲來襲,當時陳舟正好在田埂邊。

他沒有通知其他人,而是直接用彈弓就將這兩隻蚜蟲給打了下來。

掉地上的蚜蟲還在翻滾掙扎,被跟在陳舟身旁的變異犬小貝撲了上去,一口一個輕易咬死。

小貝沒有吃變異蚜蟲的肉,從小到大它都沒有吃過肉,算是妥妥的素食狗。

而是按照陳舟的命令將蚜蟲拖到了野蕨菜地前面,很快就有負責這塊地的人將蚜蟲屍體埋了下去。

返回藜麥地旁。

經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鍾祥福算下來一共收了近300斤藜麥,這是在不到一畝的田地裡種出來的。

當天晚上庇護所裡的人第一次吃到了香噴噴的藜麥米飯。

他們一直在高興歡呼著,大人樂得跟小譚恩他們那些孩童似地,心中愉悅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