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舟一覺醒來已經天明。
這個房間的最頂上有一扇通風窗,外面似乎還有密密麻麻的管道,距離地面不遠,所以透過管道照射進來的陽光可以大致看見房間裡的東西。
他所在的57號庇護所早就已經被廢棄,裡面的設施沒有一處完好,全部是後期重建的。
至於以前的電力系統也早就不能使用,就連能源電池也被最後一批離開這庇護所的人全部帶走。
起床後的第一件事,陳舟立刻檢視了一下那片土地的屬性。
在看到“存活率:89%”時,他一顆心安定下來。
昨晚自己透過生態箱下了一場及時雨後,剩餘的21株種薯植株的存活率看來已經沒問題。
而且這個數值隨著土壤吸收水分後,活性增加,還會持續提升。
他觀察了一會兒腦海中的生態箱。
此刻一號地塊旁邊沒有其他人,不過剛剛沐浴了雨水浸潤的植株已經煥發了生機,葉片飽滿,感覺好像比昨天又要大了一些。
透過生態箱,陳舟還能清晰地看到這片土壤邊界十米範圍的地界。
昨晚人工降雨之後他就明白了,這個生態箱能夠框定的範圍也是所看到的這片地界。
不過還有旁人無法看到的地方他也能透過生態箱能察覺到,比如地底土壤結構,向下延伸十米,同樣在他的可控範圍內。
至於土壤上方的天空,他的視野則要更廣闊一些。
因為這是微觀生態箱,導致作為擁有上帝視角的他,視野較為寬闊。
陳舟甚至能感受到高空的風向。
此刻透過細心觀察後,他發現這片一號地塊的土壤雖然相對比其他地方的土壤要好,但土壤的地底結構並沒有達到種植的理想程度。
首先土層不算深厚,還需要進一步翻挖。
然後是土質肥沃度不足,排水性也不是很好。
不過要重新改變土壤結構的話,得將這批馬鈴薯收穫了才能動手。
而且一號地塊旁邊的土壤也都可以翻挖出來,慢慢擴張這片農田。
同時陳舟也發現這一片地界的土層結構,旁邊的荒土下方包含了大量雜草、枯死的藤蔓根鬚,還有一些體積較大的石塊。
要想翻挖的話,得耗費一番力氣,花一些時間才行。
那鍾祥福雖然會種地,但也只是相比其他不懂種地的流民來說,實際上他的技術有限,當前能夠順利產出馬鈴薯就不錯了。
當前這個時代早已無法大面積耕種,鍾祥福能夠擁有這些知識已經非常難得。
陳舟收拾好後,開啟門正要出去,就見門外站著兩個人,正是蘭峰和鍾祥福。
他二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等候在門外。
見到陳舟開門出來,兩人同時露出友好笑容。
“那個,昨晚……”
“嗯,昨晚應該下了一場雨。”陳舟點頭道。
蘭峰示意他返回房間,隨即與鍾祥福一起進來,關好了門。
轉過身,蘭峰沒有拐彎抹角,而是語氣誠摯地問道:“陳舟,你是不是神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