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往下看去。
【2、水源安全:(1)淨水量大於或等於50升/1人。(2)全城水資源迴圈利用率大於或等於85%。(3)至少建成以下任一一種與水資源有關的基礎設施:雨水收集膜、地下水淨化處、自迴圈流動水庫、冷凝水回收塔。】
陳舟當即對照同舟城又檢視了一下,因為有生態箱的降雨模式,他們的淨水量已經遠遠超過了50升/1人的標準。
這個條件順利達到。
而全城的水資源利用率也非常強,農田灌溉的迴圈水渠,各種水池、水庫等,不管怎麼算利用率都超過了85%。
然後就是與水資源有關的基礎設施,目前為止就只有“自迴圈流動水庫”滿足了條件。
其他雨水收集膜,冷凝水回收塔,因為同舟城處於荊棘荒原中,天然的氣候條件導致這些裝置都無法在前期建設中完成。
不過陳舟可以隨時降雨,所以他不用提前收集,而冷凝水在這荒原中幾乎看不見,哪怕有點自然露水也會很快蒸發,輪不到進入回收塔的那一刻。
而地下水淨化處的建設倒是在地下河城那邊有籌備,看來這個基礎設施將來就是讓地下河城晉升為一級生態文明的必要條件之一了。
隨即陳舟又看了看第三個基礎指標。
【3、廢物處理:(1)垃圾均有無害化處理流程。(2)有機廢物得到合理利用,利用率達到60%以上。(3)至少擁有以下一至兩個廢物處理設施:垃圾焚化利用爐、蚯蚓分解倉(蚯蚓塔)、廢物金屬熔鍊一體線、垃圾無害化處理房。】
如此一看,同舟城同樣基本滿足了廢物處理的有關條件。
比如垃圾的焚化利用處理、以及無害化處理房,一個“垃圾物轉化為肥料”的垃圾房就完全搞定,這還是生態箱特有的能力。
而且同步還使得垃圾也成為了有用的肥料,可以得到再利用。
另一個蚯蚓塔也能算在其中,也就是同舟城目前有兩個廢物處理設施。
廢物利用達到60%沒有什麼問題。
目前看下來,基礎指標項同舟城基本都是達標的。
陳舟目光下移,隨即一怔,在見到最後一項基礎指標“能源”時,他終於發現了同舟城的弱項。
【4、能源供給:(1)城內基礎能源供給覆蓋率100%。(2)儲備能源可以毫無條件支撐全城30天。(3)至少擁有以下一個能源設施:太陽能供能陣列、輻射能導引裝置、電能以及其他自然能量吸收釋放裝置。】
“能源供給”的前面兩項還好說。
目前同舟城裡的能源供給算是剛好能夠覆蓋,但多一點就沒有了。
而且是同時利用太陽能板和沼氣池,至於輻射能,不知道生態箱吸收的日照和月照,再透過陳舟的手段使用出來,算不算是一種輻射能的利用。
但即便算是,這種利用程度也沒有完全覆蓋,而是隻針對一些選項。
也就是如今的同舟城使用的能源是多方面的,自然能量和沼氣還有輻射能都有一些,但沒有哪種能源使用是主流。
這樣看來,在今後發展起來後,這是大忌。
其實如今同舟城連聚變石都有了,只是差一臺可以激發它所有效用的裝置而已。
抓緊賺錢才是王道,等裝置買來就可以徹底解決前期能源供給多樣化,沒有統一性的問題。
同時用這些指標往晚秋城的發展情況一套,很快就能得知她們那邊還有哪些發展缺陷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樣做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
看了“基礎指標”之後,陳舟又看了一下更多的一級生態文明“進階指標”,涵蓋了醫療自治、工業閉環、人口篩選與控制,防禦體系等。
而這些指標幾乎都是同舟城的弱項,有的甚至連起步階段都達不到。
只有將這些指標全部完成,才能順利晉升到二級生態文明。
看來要建好一個綜合性強的城市還真不是壘個高牆、種點糧食就能辦成的。
不過這晶片裡面的內容似乎連線到一個專門的網路,不知道是透過什麼機制執行的網路。
陳舟檢視了登入介面,發現龐老爺子以前用這顆晶片檢視過生態文明城市的進階條件,而且應該也登入過這個網路。
不知道登入後會發生什麼,所以陳舟猶豫片刻,並沒有立刻登入檢視。
他只是將前面看到的基礎指標進行了截圖,發給蘭峰以及地下河城市那邊的拉姆。
想了想,又發了一份給鐵火王,讓他統籌鐵火王國各高牆城市的發展情況,重點根據該指標內容讓丁婉秋認真對照晚秋城當前發展情況進行提升。
相比以前在黑暗中摸索著發展,如今有了一個能夠對照的量化指標,這比前期他們的工作要方便開展了許多。
鐵火王如獲至寶,按照陳舟的要求認真研究起來。
不過鐵火王也並沒有立刻將這份指標圖下發給所有高牆城市,而是隻發給了丁婉秋,然後派出使者開始在自己的各大城市中督促城市逐步建設完善。
不說立刻達到目標,至少也要一步步向這個目標靠近。
當然因為這件事涉及到今後城市的高度文明發展,所以鐵火王並沒有說明原因,只是下令各城市要嚴密遵照使者的指示以及陳舟的指導進行。
至於一些不成熟的發展技術,則會由同舟城提供幫助。
這段時間,陳舟一直在研究龐索送來的這顆晶片,裡面除了有各個等級生態文明的指標內容外,就只有那看起來可以隨時登入的網路埠。
陳舟也曾猶豫要不要登入看看,但因為擔心裡面會有定位,會暴露荒原這邊的情況,所以還在猶豫。
因為上次海莉告訴過他,一個城市想要晉升為一級生態文明城市,哪怕在廢土中也極其難得。
並不是廢土中的那些發展得好的城市,都是一級生態文明城市。
有很多城市都是偏重於某項工業或者產業發展,並非全能或者說綜合實力強,相反很多城市的“偏科”情況很嚴重。
這些城市都類似於以前鋼鐵城的那種發展模式,然後幾個廢土城市之間聯合起來互補互助的發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