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呂布也要大鬧天宮

第43章 典韋和陳宮

己吾縣,集市。

典韋站在一戶院落的門口,手持兩把短戟。

“那惡少,滾出來!若再不出來,某便進去擒拿你。”

那戶人家房門

“呸,典韋,你仗著自己兩把力氣,就敢裝正義,也不看看自己什麼東西!官兵正在往這裡來,您若給爺爺我磕三個響頭,我便讓我叔叔只關你一年,放你一馬。”

典韋看了看正往這裡趕的官兵,又看了看被堵的死死的大門,隨後雙腳發力,‘轟’的一聲,一腳直接踢開了大門。

堵著大門的幾個奴僕和在門口叫囂的少爺直接被破碎的房門轟出去好幾米遠。

典韋剛想大步踏進這戶人家,就看到一杆方天畫戟擋在了身前。

“典韋兄弟,你若踏入他家殺他,這就是觸犯大漢的律法,是要被通緝的。”

大漢的律法以孝義為標準,不過在東漢末年,如果權勢滔天,犯下一點惡行,其實也沒什麼事情,曹操,袁紹等人,哪個沒點惡行。

兩人年少時,還搶過親。

“原來你也是惡人,嘚,吃我一戟。”

鏘~

一股巨力從方天畫戟上傳來,呂布一喜,回手一拉方天畫戟,隨後連戳帶扎,有劈有砸。

典韋拿著短戟接連與呂布的方天畫戟硬碰硬,本來他是不在意的。

畢竟在陳留這一片地方,典韋還沒遇到過對手,以至於時常被圍毆,這才選擇雙戟。

可接連幾下與呂布硬碰硬,典韋的神情開始嚴肅起來。

方天畫戟是真正的長重兵器,而典韋所用的一對短戟,雖然也很重,但比不過呂布的方天畫戟,更不夠長。

因此,幾下硬碰硬,典韋吃了點暗虧。

典韋使用雙戟夾住方天畫戟,隨後一個健步,逼近呂布,試圖跟呂布短距離交戰。

“今天先這樣吧!官兵已經到了!”

呂布一腳踢開典韋,笑著說道。

烏泱泱一群官兵圍住了呂布和典韋,領頭的是己吾縣的縣尉。

“呂將軍?”

呂布的幾萬兵馬駐紮在己吾縣附近,這縣的官員自然無比關注,畢竟兵過如梳可不是一個玩笑話。

呂布沒理會這人,而是大步踏了進去這戶人家的家門,把這個所謂的惡少糾了出來。

“典韋兄弟,此人交給你了。”

縣尉突然上前道:“呂將軍,這是小侄兒,不知道他犯了什麼錯,能否給老夫一個面子,放他一馬……”

“給你什麼面子,你有什麼面子?搜刮民脂民膏的面子?我沒砍了你,你就偷著笑吧!”

“再廢話,我就圓你們叔侄情誼,送你們一起下去。”

典韋一戟砸死了這惡少,拿起了早就收拾好的行囊。

“你這官,倒是合我的心意,我交你這個朋友,但我不連累你。我典韋,一人做事一人當,人我殺的,跟這位將軍沒什麼關係,願意通緝我就通緝我吧。”

說完,典韋就要走,黃忠直接伸手攬住他的脖子。

“你這漢子也合我的心意,走,隨我去軍營喝酒。”

典韋使出三成力氣,可還是被黃忠裹挾著走,這下典韋驚了,難道外面的高手都這麼牛。

較量的心思上來,典韋直接雙腳紮起來馬步,可黃忠的力量多麼驚人,畢竟弓箭手的臂力從不讓人失望。

兩人一較量,高下立判,典韋的雙腳被拉著,在地上犁出兩道溝壑。

——————

兵營之中,營賬內,三個男人開始拼起了酒量。

酒過三巡,又比試了一番,三人就成了好哥們。

你敬佩我的義氣,我敬仰你的高尚。

“典韋兄弟,你來我們軍中做事吧!”

“我這人性子直,不懂那些繁文縟節,省的給兩位兄弟添麻煩。”

陳留在洛陽附近,文風強盛,世家繁多。

像典韋這種不懂禮,出身卑微的人,那些文人根本看不上,也不會重用,頂多給了邊邊角角的小吏,還要經常以‘打磨’名義打壓一番。

偏偏典韋是個直性子,嘴皮子功夫還弱,且不懂得服軟。

以至於周圍的人都覺得典韋是個麻煩人,雖然覺得他有義氣。

“那更要跟我們共事了,出身寒微不是恥辱,我和黃忠也是出身貧寒。”

“而現在我們已經取得了一點微末功績,已經官至郡守和郡尉。”

“典韋兄弟一身勇武,不用來建功立業,妻妾成群,難道想著歸隱山林?”

半推半就之間,呂布直接給了典韋一個百夫長。

倒不是呂布不能給更高的官職,但凡事都要有規章制度,而典韋寸功未立……典韋本身也拒絕了呂布給他的高官職。

“報!將軍,有您的信!”

一個傳令兵把信件遞了過來。

“哈哈,稚叔來信了!”

張揚,字稚叔,他是在去年被召入漢靈帝組建的西園八校尉。

西園八校尉之二,分別是曹操和袁紹,由此可見,這個組織的含金量。

呂布在來之前,就給張揚透過幾次信,為的就是提前掌握洛陽的情況。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如果不瞭解洛陽的形式,很有可能一頭扎進了漩渦之中。畢竟呂布此次並不是去打架的,而是去求官的。

如果可以的話,再從大漢寶庫中取幾件寶貝,再拐幾個寒門士子。

“典韋,黃忠,一起來看看這封信。”

三人湊一塊,拆開信封,看起信來。

可剛看第一眼,三人就懵了。

‘陛下駕崩,大將軍何進已被宦官處死。’

“新任陛下為劉辯,中常侍等宦官帶領五千兵馬,挾持新皇已至北邙山。’

‘董卓帶兵包圍北邙山多日。’

時局變化太快,呂布也有點懵了。

雖然他知道此番董卓進京,必然會伴隨著時局天翻地覆,但這也太快了。

“早知道該把賈詡帶過來的。”

可惜呂布身邊的謀士只有這麼一個,賈詡在幷州處理種種問題,就沒辦法跟呂布來洛陽。

攘外必先安內,呂布便沒有讓賈詡跟過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