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第711章 零九章 郊迎,獻美(求訂閱!)

延熙十二年冬,成都南郊錦官城外,黃土墊道,淨水潑街。

劉禪身著十二章紋玄色冕服,頭戴通天冠,立於五重華蓋之下。

他手中捧著一尊鎏金酒爵,爵身“建安”年款依稀可辨——這是先帝劉備當年在許都時,曹操所賜的舊物。

“陛下,丞相車駕已至十里亭。”黃皓彎腰稟報,腰間玉佩與懷中暗藏的蠻族骨笛輕輕相撞。

遠處塵煙起處,司馬懿的旌旗漸次顯現。

三百虎步營精銳,著明光鎧,持丈八長戟,戟刃上故意留著南中血戰的砍痕。

中軍有十六名力士抬著繳獲的蠻族銅鼓,鼓面陰刻的“孟”字被硃砂重新描紅;

主駕為四匹純白滇馬牽引的安車,車窗垂著南中特產的孔雀翎簾,車內司馬懿一襲紫貂裘,膝上橫著那捲《南征圖》。

“丞相勞苦!”劉禪趨前兩步,酒爵在陽光下泛著詭異的光——杯底沉澱著未化的丹砂。

司馬懿顫巍巍下車,跪接時突然咳嗽,袖中滑落半片燒焦的羊皮。

黃皓眼疾手快踩住,卻見殘片上“陰平”二字赫然在目。

隊伍中推出三十名“蠻酋”,皆披髮跣足,頸系鐵鏈。

圍觀百姓未察覺,這些“俘虜”腳踝並無蠻族特有的黥紋,反而有魏軍屯田營的烙印。

最前排的“酋長”突然掙脫束縛,用洛陽官話高喊:“晉公萬...”話音未落,已被羽林衛亂箭穿心。

血濺在劉禪龍袍下襬,暈開成詭異的紫黑色。

………

未央宮九重殿門次第開啟,鎏金宮燈在暮色中漸次點亮。

八百盞錯金螭紋燈將大殿照得如同白晝,燈影在青玉地磚上投出粼粼波光。

劉禪端坐龍椅,十二旒白玉冕冠垂下的珠串微微晃動,在燭火中折射出溫潤的光暈。

編鐘奏響《鹿鳴》之章,青銅鐘架上的蟠螭紋在燈光下流轉如活物。

侍者們捧著鎏金食案魚貫而入,案上:太牢三牲以金箔覆面,口中各含玉璧;

酒器是建安年間的青銅斝,獸首提樑上纏著新採的茱萸;

南海荔枝盛在冰鑑之中,晶瑩的冰霧氤氳升騰;

三十六名宮娥踏著《白紵》舞步而來,素紗裙裾如流雲舒捲。

領舞者頭戴步搖冠,金鳳銜珠的垂飾隨著樂律輕輕搖曳,在殿柱上投下翩躚光影。

司馬懿舉爵祝酒時,紫袍廣袖垂落如雲。

劉禪含笑接過黃皓奉上的玉卮,琥珀色的酒液映著二人倒影。

殿角燻爐升起嫋嫋青煙,沉水香的芬芳中,姜維的佩劍始終未曾出鞘。

戌時三刻,未央宮樂聲漸緩,編鐘餘韻中,十二名南中少女踏著細碎的鈴音入殿。

她們身著茜色輕紗,腰纏銀絲束帶,赤足踩在硃紅氍毹上,步履輕盈如踏雲霓。

領舞的阿詩瑪額字首著金絲花鈿,眉心一點硃砂,眸若秋水,顧盼間不見鋒芒,唯有溫婉。

她手中捧著一盞鎏金蓮花燈,燈火搖曳,映得她蜜金色的肌膚如暖玉生輝。

當阿詩瑪獻上南中歌舞時,她腕間的銀鈴發出清越聲響。

有細心的侍臣發現,鈴舌上纏繞的絲線,正是蜀錦特有的“五色縷“。

舞畢,阿詩瑪盈盈下拜,從侍女手中接過一隻鎏金匣子,雙手奉上:

“南中三十六部,感念陛下天恩,特獻朱提銀器一套,願陛下福壽綿長。”

匣中銀盞光潔如新,盞底鏨刻著精細的祥雲紋,乍看毫無異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