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帝業

第95章 難全

高緯抹了抹面上淚水,心中似乎有所疑慮,道。

“阿舅,西來之時,阿父囑我,遇事當與蘭陵王、段公商議,現下若不告而別,恐非善事也。”

胡長仁今日必欲挾天子先行,以阻段、高二人進兵長安的謀劃,便見他神色一變,肅然道。

“陛下,時移世易。”

“臣請問陛下,撫士卒,安人心,陛下自慮能勝蘭陵王否?”

高緯默然。

“朕素來不喜與人交接,如何能與蘭陵王相較?”

胡長仁接言道。

“陛下既知蘭陵王得人心,今上皇崩逝,若其麾下有惡人欲行刺陛下,以令蘭陵王建號關中,我等如之奈何?”

“我等當趁此夜,速速便衣東還。”

“陛下不信阿舅之言,則我等性命將危矣。”

聽聞再留此地便將有性命之憂,高緯也終於慌了心神,他拽著胡長仁的衣角,泣聲道。

“如何便衣東還,請阿舅速教我!”

胡長仁見皇帝終於鬆口,面上也稍作輕鬆,便安慰道。

“陛下勿多慮,本營俱是禁中將士,我等稍整衣裝,便可從容而去。”

高緯心神已亂,只喃喃道。

“我等速歸,速歸!”

胡長仁目中掠過一縷得色,撿起高緯那把落在地上的琵琶,牽過高緯的手,他溫聲道。

“陛下勿怕,阿舅帶你。”

“回家。”

————

光大二年(568年)

十二月十二。

齊尚書令胡長仁在沙苑得鄴中報,趁夜攜其主齊帝高緯渡河東還。

十二月十三。

齊左丞相段韶將遣兵與周人戰,往齊主故營,請其督戰,營人皆曰,帝已還。

鄴都詔令旋至軍中,令段韶與高長恭班師還河東。

時齊上皇秘不發喪,麾下將帥不知其死,皆請與周決戰,段、高二人不欲違朝廷詔命,強令班師,諸將皆不願也。

北周主宇文邕在沙苑,望見齊營煙塵起,以為齊兵將來戰,命各軍多為預備,至午後,不見齊師來,遣人觀之,皆報齊人兵退。

宇文邕以為齊人行詐術,命諸軍戒備,並銜尾緩追齊師。

時齊人後軍皆欲立功,見周人在後,竟返而擊之,然周人早有備,故無功,遺屍數百具而還。

宇文邕追齊師至於河,令人梟其前後所獲齊師千餘遺屍之首級,聚河岸為京觀。

併發書告關西各處,宣言周師已大敗齊軍於沙苑,斬獲萬計,齊人因之敗還河東。於是周兵士氣復振。

十二月十四。

齊將斛律光得高緯退兵手書,解潼關圍,還師弘農。

十二月十五。

北周主宇文邕令勳州刺史韋孝寬棄勳州,渡河西歸。

十二月十七。

齊帝高緯至鄴都,告天下太上皇帝高湛已升遐。

以用兵靡費,國用不足,罷徵周之事。

又以徵周所得河東之地屬幷州道行臺,留段韶鎮之,以所得陝州等處與洛陽左右並置河南道行臺,移豫州行臺元景安鎮之。

蘭陵王高長恭、太保斛律光,俱召還鄴中。

十二月十九。

段韶與韋孝寬相約,周讓齊勳州之地,齊縱勳州之兵還關中。

十二月二十二。

韋孝寬率周兵七千渡河西還,北周主宇文邕親往渡口迎之,禮遇甚厚。

自是,周齊攻戰三月,罷兵。

是役,周雖折兵五萬,失河東、河南之地,而周主麾下直屬之兵,卻已足六萬,得周國兵力之半,亦因禍得福矣。

十二月二十三。

齊人為惡關中,封所獲北周齊國公宇文憲為周國公,置宅邸於鄴中,使人榮養之。

十二月二十四。

齊人以闢土有功,為高湛上諡號武宣皇帝,廟號世祖。

其日,陳國畢其省並郡縣事,其土,凡有州二十二,郡七十三,縣及侯國等五百。

十二月三十。

平州都督任忠奏,倭人殺我平州對馬漁人,請發平州兵擊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