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帝業

第93章 船務

“毛公,大舟之造,民間難為,朕既欲溝通遼東、江南,多立船隊,此事尤須官辦。”

“朕意,置舟船坊隸工部,盡掌天下官造船舶之事。”

“而欲行遠海,其技藝之士,亦須朝廷教育。”

言到此處,他言語一頓,稍作思慮,才繼續道。

“朕意再置海學於舟船坊下,募良工良才為教喻。”

“今日張海師進獻巧器,又頗有異才,朕意授從八品海師教喻之職,為朝廷教授人才,傳給家學,可否?”

如此安置,既增加了工部的權柄,又給了毛喜舉薦之人面子,陳伯宗料算有邀功之意的毛喜,多半已是滿意。

卻見謝過了他恩典的毛喜,仍似有他言在心。

稍作猶豫,念及毛喜畢竟東宮舊臣,君臣之間,不當有此隔閡,陳伯宗終於還是直言問道。

“毛公今日可有他求?”

“臣確有一事請奏。”

毛喜的言語中帶著一絲釋然。

陳伯宗道。

“毛公請講。”

毛喜道。

“臣為陛下掌工部二載,常役百工,頗知國中匠戶之苦。”

“魏晉以來,國之匠戶,名為百姓,實與朝廷奴婢無異。”

“朝廷工役既寡衣食之賜,又不許其交通民間自謀生路,故國之匠戶多困苦難生,臣每見之,常苦痛於心。”

“而今百工造艦有功,臣請為百工請命,願陛下罷匠戶之制,令其與民間尋常匠人同。”

“此活民之善政也,惟望陛下思之。”

陳伯宗聽罷此言,知曉自己卻是誤會毛喜了,沒想到他前時表功,竟是為了國中的匠戶。

稍一思索,他便明瞭了毛喜先前的顧慮在於何處,他卻還是問道。

“毛公,匠戶之制若廢,朕欲再造一大舟,資費將增幾何?”

毛喜聞言,心中暗道不好,皇帝果如他所料一般關心錢帛增減之事,他只能努力為百工辯護道。

“資費或增十萬,然工期亦或可得減數月,臣以為,廢匠戶之制,並非無利。”

哪知陳伯宗卻微笑搖頭道。

“古人云,君者當以愛民為本務,匠戶之廢,雖增府庫一時之耗,而利百工千家之生,此非無利也。”

“未料毛公竟不知朕之心,毛公當早言此事。”

“朕將為生民之利樂,罷匠戶之制也。”

————

光大二年,九月十五。

陳帝陳伯宗視大舟於江上,以百工造舟有功,詔罷匠戶之制,百工得解藉者,凡二千餘家,皆歡悅之,頌其善政。

帝又欲示齊人江南無北顧中原之心,以臺城舊宮在侯景時多積屍骨,妖異常發,不利久居,詔營新宮於建康清溪東岸,以工部尚書毛喜兼大匠卿,總營造事。

大舟既成,帝收天下造舟之事於工部,置舟船坊,命更加營造。

又遣海師教喻張阿四等,橫渡東海,探由江南直航平州之道。

九月二十。

齊上皇高湛、齊帝高緯至晉陽,令天下舉兵,併發山西、河北等地民夫四十萬為眾軍運糧。

其日,齊左丞相段韶領兵十萬出平陽(今臨汾)擊北周之勳州(今萬榮)、蒲州(今永濟)。

齊太保斛律光率步騎七萬出洛陽擊北周之新安、陝州(今三門峽)。

齊蘭陵王高長恭率步騎四萬出懷州(今泌陽)擊北周之虞州(今平陸)。

其軍,南北凡計二十一萬,一時俱發。

九月二十二。

高湛體有微恙,令高緯從段韶督眾軍,而自歸鄴城。

九月二十三。

北周主宇文邕聞知齊人來犯,急調寧州、夏州兵一萬、漢中兵一萬、武關兵六千東援。

又發使者星夜求援突厥。

九月二十四。

宇文邕自將長安兵一萬二千人,親援蒲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