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瑤道:“只要你沒有問題的話,那後面周家是翻不出什麼大浪來的。”
顧塵和武瑤在這一邊商議,而在周家這邊,周仁和周顯兩兄弟也是在悄悄的商議。
周顯對著自家大哥說道:“大哥,剛才在陛下身邊的那位年輕人,就是新一任的鎮撫司指揮使?”
周仁微微頷首道:“不錯,這個人神秘的很,我也沒有查出此人的來歷,不過他跟戶部尚書魏寧的關係很好。”
“戶部尚書?”周顯一驚。
周仁不屑的說道:“魏寧只不過是當初幫了陛下一把,這才是平步青雲,雖然同為京城六大世家,但是魏寧的底子,可是薄的很!”
“大哥可有準備取代魏寧?”周顯問道。
周仁看了一眼周顯道:“一部尚書,哪有你說的那麼簡單,想要取而代之,就算是我們做好的準備,陛下也不會同意的。”
“更何況,魏寧的底子雖然薄了些,但是他也不是沒有幫手,別忘了,京城跟魏寧一樣出身的,還有刑部的張辰。”
“他們二人雖然平日裡交流不多,但是當年都是跟隨著陛下的,要說關係,自然比我們要更親近一些。”周仁緩緩說道。
周顯沉聲說道:“那不妨,我們逐個擊破,先跟魏寧的關係搞好,把張辰放下去,拿下刑部的位置,大哥覺得呢?”
“難,周家目前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勢力,只要陛下答應了我們的要求,未來我們在京城的根基就進一步的加固,江南那邊也該抓緊時間了。”周仁說道。
周顯道:“鎮撫司那邊,我們需不需要盯著點?”
周仁搖了搖頭道:“鎮撫司的那位指揮使看不透,暫時不要與之接觸,而且如今墨家的人在跟鎮撫司接觸,沒有必要這個時候去鎮撫司與他們牽扯!”
周顯點了點頭道:“好的大哥,我明白了!”
周仁道:“陛下想要幫助方嘯林建造雲麓書院,京城儒家的幾位大儒早就不滿了,且看今日兩家辯經,誰輸誰贏!”
周顯看向周仁道:“大哥似乎有些擔憂?”
周仁哂笑一聲道:“我擔心什麼?方嘯林乃是書林二品大儒,書林一直都是自持儒家正統,其實力比京城的儒家要強一些。”
“此次辯論,京城儒家的兩位大儒若是辯不過,丟臉的是京城儒家,那他們對書林就更加的厭惡。”
“若是京城的儒家贏了,江南那邊讓他們大肆的宣傳此事,書林必然也會敵視京城儒家和方嘯林大儒。”
“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是可以與京城儒家站在一條線上,對我們培養學子,都是有利的!”
聽到周仁的話,周顯也是不由得說道:“還是大哥有遠見,不過這樣的話,我們會被江南書林的大儒記恨上嗎?”
周仁呵呵笑道:“別把書林的那群腐儒看的太重,他們的思想早就已經固化了,想要找我們周家的麻煩,看他們書林是否有多大的能耐撼動大周了!”
周家有三品大員,能夠藉助大周的國運修煉,書林的人再強,也只是二品,除非能達到亞聖的層次!
周顯微微頷首道:“看來大哥都安排好了。”
周仁笑了笑,並未說話。
……
魏寧從同文館之外走了進來,來到了女帝的面前見禮。
“魏大人就不必多禮了,坐吧!”武瑤淡淡的說道。
“謝陛下!”魏寧坐在了顧塵的身邊。
魏寧悄悄的問顧塵道:“今日辯論,你看好誰?”
顧塵道:“方老先生吧。”
“為何?”魏寧問道。
顧塵道:“直覺!”
魏寧聞言,頓時閉上了嘴巴。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儒生湧入了同文館,一道道清氣在同文館的上方升起,將這一方天地的寒氣都是逼退。
就在這時,廣場之上,一道穿著麻衣的老者閃現在了其上。
“是方嘯林老先生!”有人驚呼一聲。
二品大儒早已經是掌握了言出法隨,口出一言便是能夠出現在這裡。
很快又是兩道清氣一閃而過,在方嘯林老先生的對面出現了兩位老者,穿著精緻的儒袍,頭戴正冠,髮鬚皆白,雙眸之中閃爍著精光。
魏寧在顧塵的身邊介紹道:“這二位是京城儒家的兩位二品大儒,陸浩然大儒和陳玄大儒。”
魏有容皺著黛眉道:“這是要方老先生一對二嗎?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魏寧道:“這兩位大儒都十分的擅長辯論,不過這一場辯論應該是其中一位上場,另一位掠陣。”
顧塵笑道:“方老先生面色不變,且看他如何的應對吧,京城儒家也不會做這種有損顏面的事情。”
果不其然,京城儒家這邊的兩位大儒,其中一位走了出來道:“今日你我辯經,但若是你只能說服我,那陳玄便是會與你辯論一場,如何?”
方嘯林看著兩人,淡淡的說道:“皆可!”
陸浩然冷哼一聲道:“希望書林的人,不會讓老夫失望!”
一旁的陳玄身形一閃,站在了場邊,目光緊緊的盯著陸浩然和方嘯林二人。
顧塵看著在廣場之上的兩位大儒,輕聲道:“辯論開始了!”
一開始的辯論,陸浩然與方嘯林以儒家的經典進行辯論。
兩人引經據典,讓得同文館的儒生們聽的有滋有味。
廣場之上發生的一切,都是被京城大儒用手段,放大在了同文館的上空,能讓所有的讀書人都看到。
已經趕到同文館外的盧元凱幾人正看著兩位大儒辯經,頓覺之前的一些疑惑被解開。
辯論過兩個時辰,二人彷彿進入到了一種平局的狀態。
直到方嘯林看著陸浩然問道:“不知你對如今大周之內,百姓家中的讀書人,只能依靠世家大族才能成為報效國家的朝臣,有什麼樣的看法?”
此言一出,陸浩然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世家大族為底層的學子提供讀書的機會,學子依靠世家大族成為朝臣,兩方互利,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