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之道士下山

第66章 饋贈

“如今魔教依舊橫行江湖,嶽某雖說人微言輕,也希望諸位正道人士莫要做這‘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天門道長沒有回話,只是將手中的長劍收回,還在那裡認真的比對了一番,似乎生怕剛才同“十八節紫金鞭”相撞那一下給磕壞了?

嶽不群卻向前走了兩步,環視了場中一週,才淡淡地說道,沒有人聽出他到底是怎樣的口氣。

......

“嶽師兄、天門師兄、定逸師姐、張幫主......劉某在此多謝諸位了——”

劉正風的“金盆洗手”儀式,還是走完了它該有的流程,即便有嵩山派的橫加阻攔,即便整整損失了半個劉府。

就剩下了兩道院子,自然也就無法容納那麼多的人。

儀式一結束,劉正風就讓向大年和遲百城一起,將眾人引到衡陽城中最大的酒樓。

有不少人是千里迢迢趕過來的,總不能連口飯都不讓吃吧?

向大年乃是劉門大弟子,遲百城又是劉府未來的女婿,由他們二位一同來招呼諸位英豪,倒也算不得失禮。

劉正風卻留在了劉府,就只有兩道院子了,款待客人就只能設在前院,而第二道院子暫時就變成了“後宅”。

至於被一眾江湖人聯手推平的第三道院子,此時卻成了停放屍首的場所。

這場面也太慘了點兒,劉門子弟、嵩山派來的黑衣人,再加上一些倒黴的江湖客,能找到的屍首居然高達五十七具。

死者為大,劉正風也沒讓人去作踐那些黑衣人的屍首,只是派人去通知衡州府,讓官府的人來處理這些屍首。

如今,劉正風有了軍職在身,處理這些事情倒是越發便利,甚至都用不著再破費什麼。

至於那些枉死的江湖客,只能先裝殮起來,等他們的親朋故舊來了再說。

慘死的劉門弟子和護衛,此時也已經入殮完畢,就等著擇出吉日吉時,再統一安排下葬。

“哎,劉師弟,既然你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嶽某也不能多說什麼,只是......即便你已經退出了江湖,左盟主那裡......”

嶽不群先說話了。

經過劉府這一役,有些事情讓嶽不群,或者說,讓在座所有人看的更清楚了,嵩山派的強橫無禮,讓所有人想想都有些後怕。

這次是有驚無險地渡過了,若是對方再多來幾位太保呢?若是沒趕上華山、泰山這些人在場呢?......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乃是泰山派眾人的表現。

王威等四名外門弟子的結陣對敵,遲百城的“石敢當”硬功,名不見經傳的建除小道長,居然也有了二流境界的水準?

身為泰山派掌門的天門道長,雖然就露了那麼一手,卻讓明眼之人不敢小覷,對面那位可是“神鞭”鄧八公啊。

最讓人驚訝的自然就是擎雲了。

不過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先前就有劍退“青海一梟”的戰例,今日更是遊鬥青城派掌門餘滄海,劍傷“錦毛獅”高克新,隨便一樣拿出去,都不是尋常年輕人能夠做到的吧?

這些表現,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尤其是華山派掌門嶽不群,看的更深、更遠,卻不願多說。

“多謝嶽師兄關心,此事過後,小弟將遠赴福建,身在軍旅之中也許麻煩會少一些。”

劉正風得了一個“參將”的實缺,卻並不是在湖廣本地,而是被安排到了福建沿海。

這也算是另外一種平衡,他是土生土長的衡陽人,南嶽衡山更是當地的龐然大物,劉正風若是再在本地謀一個軍職,這裡邊很多事也許就變得複雜了。

遠遠地被安置到福建,更是在沿海前哨,也算是給劉正風這樣的江湖實力派一個用武之地。

當今之世,官府有“四大衛”之說,即天津衛、威海衛、金山衛和鎮海衛,或新或舊,都是加強海防、抵禦外敵的重要措施。

劉正風要去的正是位於福建的鎮海衛,此衛所設立於明洪武二十年,是官府加強海防、抵禦倭寇建設的軍事機構。

鎮海衛城坐落的太武山脈是東南海岸制高點,城內還有後山、古山等,以山為城,視野開闊,易守難攻。

“天門師兄,小女已經許配給了百城賢侄,犬子更是已經拜在天松道長門下,今後還望天門師兄多多關照了。”

將一雙兒女託付給泰山派,才是劉正風真正安心的原因,如今的泰山派初露鋒芒,數年之後......想必更是高枕無憂了。

“劉師弟放心,城兒是貧道看著長大的,令郎、令愛入了泰山門庭,貧道自然竭力護其安全。”

去到衡陽城的江湖人士,尚能混一桌酒席吃,留在劉府這些人,卻只能在前院客堂奉茶了。

“說到感謝,劉某還得特意感謝一下令狐賢侄啊——”

客堂之中,令狐沖也在座。

身上的傷口再次被包紮了起來,失血太多的緣故,即便坐在那裡也只能歪靠在椅背上,擎雲和建除也同他坐在一起。

“劉師叔言重了,小侄並沒幫忙多少,反而連累了多名衡山師弟命喪當場......”

看到劉正風居然當眾衝著自己一拱掃地,嚇得令狐沖直身就想坐起來,卻又牽扯到了傷口。

“令狐賢侄莫動!後宅發生的事情,劉某已經聽小女和大年他們說過了。”

“若非令狐賢侄及時趕到,恐怕劉門所有弟子都會慘遭殺戮,若非令狐賢侄挺身相救,也許小女也早已......”

“聽小女所言,令狐賢侄為了出手救她,才捱了鄧八公的一記鋼鞭,此恩此德劉某何以為報?”

當劉正風從夫人處聽到這番話的時候,劉正風有些為難,或者說心中有些異樣。

兒子拜入了泰山門下,如果女兒能夠同華山派搭上關係,他劉正風退隱江湖之後,是不是就更加高枕無憂了?

只是......劉府只有一個女兒,已經同泰山派的遲百城定下婚事,回到泰山就要完婚。

“劉師弟何須如此?五嶽劍派同氣連枝,衝兒見到衡山派弟子有難出手相救,本來就是應有之誼啊!”

看到劉正風莊重如此,嶽不群趕忙把話頭接了過來。

“呵呵,嶽師兄所言甚是,倒是劉某多慮了。不過,救命之恩不能不報,否則劉某心有不安啊。”

“這樣吧,劉某一生勉強有三樣拿得出手的物事,今日就擇一樣贈與令狐賢侄如何?”

不等令狐沖和嶽不群拒絕,劉正風已經從椅子上站起來。

“第一樣就是劉某這手劍法,可惜令狐賢侄身處華山,小小年紀武功已經不弱於劉某,劉某就不班門弄斧了。”

“第二樣就是小女了,模樣算得齊整,自幼也學過幾套花架子,勉勉強強稱得上才貌雙全,可惜已經許配給了泰山派的遲百城賢侄。”

劉正風向前踱了兩步,這就已經來到了令狐沖的近前。

只是,他的這番言語讓在座眾人有些摸不著頭腦,說好了要答謝對方的,說出的東西卻一而再地被自己給當場否認了?

“這第三樣東西嘛......世人只知劉某劍法上還過得去,卻不知劉某真正擅長的乃是音律。”

“三十餘年的音律生涯,琴簫兩道也算小有所得,更同友人十載苦心孤詣創有一曲。”

劉正風說完,從貼身處摸出一件物事來。

赫然,乃是一本薄薄的冊子,旁邊擎雲的眼睛卻亮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