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被兒媳婦這麼一攪合,氣得心口疼,也離了桌子去廚房了。
剩下大哥一家三口,大哥小聲埋怨,大嫂哭哭啼啼,只有丫頭見爺爺二叔都不吃飯,抓了二人的碗來,抱著雞蛋羹就刨了起來,氣得他爹想用筷頭子抽他。
跟了老爹去了他的臥房,陳凡肅立在房中,陳準盯著兒子:“怎麼回事?”
陳凡知道有堂兄在,自己的事情瞞不住,於是一五一十把事情說了出來。
他本以為自家老爹會駡自己是個“蠢貨”,為了教書,竟然得罪知府公子。
誰知陳準在聽完後,並沒有自己意料中的大怒,反而緩頰道:“為人所託,到底要忠人之事,父母將孩子送進書院,你若是任這些孩童胡鬧,那時才失了做夫子的本分。”
陳凡沒有想到,自家老爹就是個老農,竟然還能說出這麼深刻的道理。
陳準看到兒子的表情,突然露出了今天見面後的第一個笑臉:“怎麼?你覺得你爹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些事情就不懂?”
陳凡笑著趕緊馬屁奉上:“爹最明事理,兒子只有佩服的份。”
陳準收起笑容道:“既然沒了書院的營生,那你就安心在家準備府試,不管考不考得中,去試試總是沒有壞處的。”
陳凡聞言立馬將薛知州那事兒跟父親說了。
這次陳準卻皺起眉道:“你學業還不成,這樣不會教壞人家孩子?”
陳凡笑道:“爹放心,我教授蒙童,這點本事兒子還是有的。”
陳準嘆了口氣:“既然是知州大人賞識,那你且去做吧,但一切以府試為重!切勿本末倒置。”
聽到老爹這話,陳凡心中更是詫異,在原主的記憶中,陳準確實都是這幅口吻,但在陳凡聽來,卻覺得有些不對。
一個地道的老農,怎麼能說出剛剛那番頗有哲理的話?
一個地道的老農,怎麼能說出“本末倒置”這種成語來?
可是記憶中,自家親戚就只有大伯那裡,從他出生,兩家人便一直生活在溱潼,難道爹以前也讀過書?
陳凡還在胡思亂想,陳準又道:“你又要辦社學,又要溫習功課,今年徭役還是我替你去吧!你若是爭氣,早點考中秀才,也不枉費你爹吃了這麼多的苦。”
陳凡聽到這頓時大驚失色,爹的年紀大了,去年徭役回來之後,牙都累掉了一顆,陳凡怎麼敢讓他再去,於是趕緊回到自己的房間,將張讓給的五十兩銀子拿給陳準。
陳準見他突然多了這麼多銀子也是大吃一驚,最後聽說是別人拜師的錢才收了下來。
抵充徭役,一戶約五兩銀,有了這錢,家裡能緩上幾年。
“收了人家的錢,那就要把人家孩子教好,若是人家孩子不願來海陵,到時候你託人還是把銀子還回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