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七月,天氣已經漸漸熱了起來。
陳凡這段時間十分忙碌,既要管理弘毅塾學堂的課業,又要自己溫習功課備考府試,那邊種植平菇的遮陽大棚也蓋了起來,他每日都要去現場指導一番。
眼前這府試還有小半個月就要開始開考。
陳凡只能暫時放下手裡的事情全力備考。
這邊弘毅塾也到了放假的時間,各家都派馬車前來接孩子們回家住到府試結束。
“【是否簽到,是/否】”
又是一個七天,陳凡再次得到簽到的機會。
“簽到。”
“【恭喜宿主獲得道具《孟子釋義》,該道具可稍稍增加宿主對《孟子》一經的理解。】”
果然……
這已經是這段時間以來的第三次簽到了,三次簽到他得了兩次《中庸釋義》,一次《孟子釋義》。
這三個道具都是一次性的,使用一個道具,只能讓他對經中的內容理解一條。
這裡的理解,不僅僅是字面意義上的理解,就拿中庸來說,使用道具後,針對聖人的某一句話,後面有各種大賢的註釋。
譬如程顥《中庸義》、程頤《中庸解義》、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傳注》、戴震《中庸補註》、康有為《中庸注》、馬其昶《中庸誼詁》和胡懷琛《中庸淺說》等。
可以說,是全方位的理解聖人之言。
七天一句話,進度雖然感人,但勝在學問紮實,陳凡也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
就在簽到之後不久,安靜的小院突然有人到訪。
“夫子在家嗎?”
陳凡從視窗看了看,起身迎了出去:“姜老叔。”
姜老發看見陳凡,急忙道:“夫子,趕緊,縣衙和城門口都貼了告示,我聽看告示的讀書人說,今年府試的報名開始了!”
陳凡一聽頓時精神一震,他連忙道:“那老叔幫我看著院子,我去去就來。”
等他來到縣衙門口,這裡已經擠滿了人,好不容易上前湊近了看,果然,是學政衙門行文各縣的告示。
“士子應府試,必以其業為籍……”
“本縣境內具有儒、官、,民、軍、匠、醫之籍者,方允應考。”
“應該之童生需至本縣(散州知州衙門)禮房,出填該童生之姓名、年齡、籍貫及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三代履歷。”
“另需本縣在學之廩生保結,有冒籍、匿喪、頂替、假捏姓名者一律由本縣主官上報學政衙門按律重處,考生切勿險冒僥倖。”
“有娼、優、皂、隸、奴及其子孫者,不可應考。”
……
陳凡還是穿越以來第一次看到考試佈告。
上面林林總總,將考試需要注意的地方標註的十分清楚。
陳凡一一對照,他全都符合,但只有保結的廩生暫時還沒有著落。
縣試的時候,自己是社學的學童,當時自然有社學的夫子幫忙找廩生幫忙保結。
但現在他已經離開了社學,自然不好再麻煩從前的夫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