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誰?我可以幫你通稟。”
“通稟?”陳凡就想抓那個鄭應昌的假病現行,通稟了還怎麼抓?
“我是海陵縣弘毅塾的夫子陳凡,你們東家的公子就在我那塾堂讀書。”陳凡直接搬出王學海來。
果然這掌櫃是聽說過王瑛去了海陵的,聽到這話他頓時面色一轉:“原來是陳夫子,嗨,這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
說罷,他指著後院乙字上房道:“乙字上房那院子住得就是高郵州的生員老爺們。”
陳凡得了信反倒不急了,他拱手對那掌櫃道:“掌櫃的,還想問一句,那高郵州計程車子裡昨晚有沒有個叫鄭應昌的外出就醫?”
掌櫃的連連點頭:“有,那個鄭秀才突然就暈倒了,被同伴送了出去後,回來還是暈著的。”
陳凡聞言心中一緊,難道……
不可能,沒有這麼巧的事情。陳凡心中搖頭,對方演戲演全套了。
他想了想對那掌櫃道:“我去尋那鄭秀才,煩請掌櫃,若是還有人來尋那鄭秀才,或者有乙字上房的客人回來,掌櫃幫忙擋一擋!”
掌櫃聞言面露難色,躊躇不言。
陳凡乾脆道:“掌櫃可以去請王員外請示一下,在王員外說話之前,勞煩你幫忙擋駕。”
掌櫃聽到這話才點了點頭:“陳夫子但去不妨。”
陳凡拱了拱手,疾步朝乙字上房走去。
剛進了乙字上房的院子,你們靜悄悄的,陳凡心中更急,若是對方這時候在鋪上裝死,他還真就沒有辦法。
“咳咳!”陳凡輕咳兩聲,正準備開口詢問有沒有人。
突然,有聲音從東廂傳來:“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陳凡剛想循聲去找,腳步卻突然頓住。
這人剛剛說的這段話很有意思啊。
父母有了過失,作為兒子應該心平氣和、低聲下氣地勸諫。
如果勸諫沒有效果,做兒子的就應更加恭敬更加孝順,等到他們高興時再趁機勸諫。
再次勸諫或許會惹父母不高興,但是與其讓父母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可自己犯顏苦諫。
如果苦諫招來父母的怒火,將自己打的皮開肉綻,即便如此也不敢生氣抱怨,而是更加恭敬更加孝順。
陳凡雖然沒有對《禮》沒有研究,但四書五經都是通讀過的,這段話他也是知道出處。
此段文字出自《禮記·內則》,全文說的都是如何跟家人相處的禮。
但對方在這時候念出這段話,卻讓陳凡覺得對方似乎頗有深意。
陳凡站在院中樹下,大聲道:“既是父母之過,當然柔聲以諫;若因父母怒而不悅便不敢諫,當與此文字意相悖了,學兄,你說呢?”
他的話音剛落,東廂的門被從裡面推開,一個身著漿洗髮白瀾衫計程車子從屋內走了出來。
見到陳凡,對方笑道:“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