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進士三千

第86章 七術之挾智

楊廷選的聲音裡充滿了疲憊和無奈。

陳凡算是聽懂了,縣裡錢家等人世代紮根海陵,他們上有在外為官的親眷作為靠山,內裡勾結胥吏把持縣政,完全將楊廷選這個正牌縣令給架空了。

原本楊廷選這種縣官上任,一般都會帶熟悉縣衙勾當的幕友、西席上任,這些人不管是錢糧、刑名或是書啟都有自己熟悉的領域。

到了縣裡,楊廷選挾朝廷令旨,上任便用手段收攏人心,用自己帶來的人管理一幫胥吏,這樣,不到一兩年的水磨功夫,縣裡的局面就算是被縣令掌握了。

但楊廷選卻只帶了幾個使喚用的家人,他一個讀四書五經出身的讀書人,又不懂魚鱗黃冊,又不懂徭役錢糧,到任之後兩眼一黑,全都蕭規曹隨,按照前任的規矩來。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看透他什麼也不懂,隨即,大戶、胥吏便欺他年少又無人幫扶,各種欺上瞞下,如今已經發展到根本不將他放在眼裡的程度了。

說實話,陳凡前世見過的這種例子太多了。

不管是機關還是公司,空間的領導,若沒有些手段,下面人很快就會蹬鼻子上臉的。

這年月,這種情況更甚。

就拿胥吏來說,官員要推動一項政策時,具體經辦的就是胥吏,還有衙門裡的各種文書工作,例如草擬公文、謄寫公文、分檔整理公文,總之都是些瑣碎、但又很有技術含量,而且不可或缺的事情。

大梁朝的胥吏們,他們文化低、地位低、待遇低,工作辛苦,既然承受主官的壓力,又要面對來自民間的不滿。

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讓自己過得舒服些呢?

業內通行的辦法就是欺上瞞下。

說了這麼多,楊廷選沒有反擊的機會嗎?

有,他最大的儀仗就是他是正牌的進士官,朝廷禮部遴選的海陵縣令。

楊廷選天然挾朝廷之威,只要能在胥吏和大族間劈開一個口子,讓人看到他的存在,那很快就有人會向他聚攏。

這,就叫“勢”!

看著愁眉不展的楊廷選,陳凡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一樣都是外鄉人,一樣都受縣中鄉宦大族排擠。

“若是能讓楊廷選在縣中站穩腳跟,那自己的弘毅塾,將來在海陵也能立穩。”

一瞬間,陳凡心中便有了計較。

“大人,錢家等大族欺上瞞下,實不過是胥吏、大族沆瀣一氣,只要能分化拉攏他們,自然有人會慢慢向大人靠攏的。”

“難吶!”楊廷選搖了搖頭:“胥吏大多是本地鄉人,他們天然跟錢家這些大族親近,想分化他們,沒那麼簡單。”

陳凡倒是沒有楊廷選這麼悲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教員曾經說過,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只要是組織,就有邊緣人士,只要拉攏……

楊廷選依然搖頭:“胥吏與我雖然一個衙門,但除了上堂,我亦接觸甚少,不知道這衙中何人可用。”

“就算我剖心以對,也備不住對方首鼠兩端。”

陳凡點了點頭,楊廷選的顧慮也很有道理。

不過陳凡倒是有辦法:“大人有沒有讀過《韓非子·內儲說上》?”

陳凡突然問了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