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晌後,他對戴繼道:“戴大人,寧波自宋以來,便與琉球、倭國等地商貿往來頻繁,且是我大梁市舶司所在,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若是不加以利用,實在是暴殄天物啊。”
戴繼嘆了口氣道:“是啊,但我寧波一直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業,都是朝廷從各地蒐羅來的物品遠銷海外,咱們自己是守著金山餓死。”
陳凡道:“我給知府大人想幾個法子,僅僅是思路,大人且試聽之。”
戴繼聞言點了點頭,一旁的韓輯也豎起了耳朵。
“第一是【雙面繡】,我聽聞寧波自古有【金銀彩繡】技法,若是找人專門設計圖案,找繡娘集中生產,最後以【甬繡】的名義推向整個大梁和海外,如何?”
聽到這個建議,戴繼搖了搖頭:“解元郎想法是好想法,但金銀彩繡極為耗時,一幅精品就需數月才能繡完,而且對繡孃的技藝要求極高,更別說你說的那種【雙面繡】了,就算老夫將整個寧波府的繡娘集中起來,一年完成的繡品,連寧波府都不夠賣,更別提行銷全大梁和海外了。”
陳凡笑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們弘毅塾的天工坊黃作頭,正帶著學童們攻堅元代王禎《農書》中的提花機,這種提花機,是用穿孔的紙板控制經線升降(類似早期計算機二進位制程式設計),預先織出圖案底稿。”
“繡娘到時候再假裝旋轉繃架和雙頭針的情況下,只需要按照提花底稿填充綵線就行,效率嘛,我跟黃作頭商量過了,起碼提升五倍!”
戴繼聞言驚訝道:“五倍?”
韓輯聞言,在桌下的腳,一腳踢在陳凡的小腿上。
陳凡“嘶”的一聲,一邊轉頭看向韓輯,一邊捂著小腿。
可韓輯依舊一副只顧吃菜喝酒的樣子,彷彿根本沒聽兩人談話一般。
戴繼見狀笑道:“文和,老夫這麼多年,雖然最早知道你的身份,但從未求你幫忙為老夫辦過一件事,現在老夫為寧波百姓求一生計,你就別來搗亂了。”
韓輯笑了笑點頭道:“是!”
可他嘴上說著是,腿上還在下功夫,陳凡無奈的看著韓輯。
戴繼無奈笑道:“來來來,解元公,我們去旁邊聊。”
韓輯聞言這才急了:“好好好,你們說,我保證只帶耳朵。”
戴繼聞言,這才又看向陳凡。
陳凡道:“寧波水網密集,到時候可以藉助水利驅動大型繡機,這樣,出產更多,利潤還是很可觀的。”
戴繼當即拍板:“解元公,只要你能造出這東西,老夫可以從府衙擠出銀子來,將此事操辦起來。”
陳凡聞言,心中一悅,天工坊搞發明,能不能繼續下去,就是看科研能不能轉換成經濟收益,只有讓黃成和他的那幫學童切實體會到發明創造能賺銀子,他們才會更加投入。
“這第二點!寧波自古魚獲豐富,但傳統都是由男性主導醃製、販運,女子僅僅參與初步的處理。”
“我聽聞浙江自古都有醃鯗的習俗,我有道美味,名叫黃魚鯗,這完全可以交給女子製作後販賣至全大梁。”
“可以透過漕運,將這些產品銷往內陸!”戴繼猛得點頭,“咱們寧波鹹鯗那可是貢品。只是不知道這黃魚鯗如何?”
“包美味。”
“還有嗎?”
“開辦四明女醫館,以四明山草藥,針對女子的閨閣病、婦人虛病,開發女子四時飲。專業培養集藥膳調理、穩婆培訓、婦科診療、產後護理相關的女醫人才。”
陳凡記得寧波的特產貝母是很有名的藥材。
“到時紹興出幕友,咱們寧波出女醫,不也是佳話一樁?”
戴繼聽完,臉上隱現潮紅之色,陳凡這三點辦法雖然不是【奶茶】這種聞所未聞的新鮮玩意。
但卻正好說在了戴繼的心裡。
首先繡花、製作鹹鯗和女醫,這都是世人和士大夫階層能夠接受的女子做工的行業。
這樣會給他推行這些事,減輕了很多阻力。
第二,陳凡說的每一個辦法,都是因地制宜,並不是天馬行空,隨便糊弄搪塞的辦法。且都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戴繼想到這,突然做了個決定道:“解元公,你有沒有想法,在我們寧波府再設一家弘毅塾這般的塾堂?”
“啊?分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