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獅虎,宰狼熊,你說是普通書生?

第410章 不可因婦人之仁而誤國

“若不築壩,則下游萬里沃野,百萬軍民,常年受水患之苦。”

“問,為政者當如何抉擇?請詳述其理。”

“並給出具體之解決方案。空談仁義道德者,以零分論處。”

這題一出,考場瞬間死寂。

所有人都被鎮住了。

這題太歹毒,也太現實。

已不是簡單考題,而是足以讓任何統治者頭疼的千古難題。

電車難題的古代版。

犧牲少數救多數。

道德上絕對站不住腳。

任何有良知的讀書人都無法選。

聖人教導人命大於天,每個人的生命都平等,怎能犧牲少數救多數?

這不是暴政嗎?

可題目最後一句,堵死了所有退路。

“空談仁義道德者,以零分論處。”

這等於逼他們在“暴君”和“零分”間選一個。

世家子弟們徹底懵了。

腦子像一團亂漿。

從小受的教育、信奉一輩子的聖賢之道,在這道簡單粗暴的題前支離破碎。

他們發現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仁義道德之上還有種東西叫“利弊權衡”。

王騰,那個剛才還不可一世的京城一才子。

此刻呆呆看著題,筆懸半空,遲遲落不下。

臉色青白交加。

他感覺自己像被扒光衣服的小丑,扔在人前。

之前寫的《論君子不器》,在這題前顯得可笑無力。

他引以為傲的滿腹經綸,連個實際解決方案都提不出。

那他讀這麼多年書為了什麼?

真像劉啟說的,只為成個空談誤國的廢物?

他的信仰動搖了。

寒門子弟們雖也被題震驚,反應卻完全不同。

因他們活在社會最底層,見過太多不公和無奈。

他們比公子哥更懂什麼叫“現實”。

知道這世上很多時候根本沒兩全之選,只能選代價最小的方案。

陳平,那山村少年,看到這題時眼前浮現家鄉景象。

家鄉就在大河旁,雨季河水氾濫,淹良田毀房屋。

他親眼見過鄰居一夜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官府賑災糧卻遲遲不來。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只會在安全城裡寫詩感慨百姓疾苦,然後沒然後。

他恨這世道不公,恨那些尸位素餐的“忠良”。

所以看到這題,他幾乎毫不猶豫。

提筆在捲上寫下答案:

“犧牲是為了更好的生存。”

“為政者當以天下蒼生之大利為重,不可因婦人之仁而誤國誤民。”

“這百戶人家的犧牲雖痛心,可若能換下游百萬軍民安寧,就重於泰山。”

“然犧牲不該無償。”

“朝廷應以最優厚條件補償這些義民。”

“為他們擇風水寶地重建家園,免三代賦稅,賞萬畝良田。”

“為其家人提供最好教育和工作機會。”

“為其立碑作傳,讓英名流傳千古,受萬民敬仰。”

“要讓所有人知道,國家不會忘記任何為之貢獻的人。”

“如此,方能上不負天,下不負民,中不負己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