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後,車隊再次啟動。
換了個司機的藤原佑看了眼默不作聲的黑田兵衛,沒拆穿某人的故作平靜,轉而看起了路邊的風景。
隨著車輛的進發,路邊的植被逐漸稀疏起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被整齊劃分的黑土地。
葵花、玉米、大豆在田地裡舒展著身姿,原處,綠色的麥浪隨風飄蕩,車隊行駛在寬闊的道路上,在前車的帶領下越過片片翠綠,最終在一處看著十分普通的院落前停下。
“內蒙古農牧研究院?”黑田兵衛讀著院牌上的字,聲音裡帶上了笑,“藏的倒是不錯。”
“黑田警官——”藤原佑不贊同地皺了皺眉,“慎言。”
黑田兵衛挑挑眉,瞥了一眼從崗位亭走出的小戰士,閉嘴不說話了。
是的,戰士。儘管來人穿著一身保安服,但那挺拔的身姿、那立正時下意識貼著褲縫的雙手和那股子昂揚向上的精神無一不證明著對方的身份。
看來還真是一處秘密基地……
藤原佑暗歎一聲,朝著過來核對身份的小戰士友好地點了點頭。
這,也是他第一次在華國不借助遠端裝置,親臨現場進行研究。
雖然讓華國暴露了一處基地不是很好,但這也是不得不做的。
——之前的隱身塗料和導彈還好說,前者只要知道理論,他再結合實驗室提供的資料進行調整就好;至於後者……再生搖籃技術最擅長的就是透過各種手段進行探測和調控,只要解析幾款基礎的探測裝置,向下相容不成問題。
可導彈不一樣,設計一款新導彈需要操心的方面實在太多——飛行軌跡、動力推進、目標鎖定、突防對抗……涉及的領域也是橫跨多個學科,從數學到物理再到計算機技術等,堪稱無所不包,加上理論與實際的區別,光靠學習一些半公開的資料可沒多大用處。
當然,藤原佑也可以選擇作弊,直接從斯塔克手裡買點新型導彈的資料,但雙方的技術總會存在一些世界性的差異,而且他也沒辦法解釋自己怎麼能夠在沒有實際接觸過的情況下就做出一款新式導彈,這種容易留有後患的行為可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反正他也不是研究不出來,慢點就慢點吧!好在華國的錢式彈道足夠厲害,材料工藝和超高音速技術也具備領先性,他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不多。
藤原佑打算得很好,但在被帶進一間密閉的資料室後,翻完手裡那疊最新資料的男人難得感到幾分真切的無力。
“只是表觀資料的話——”藤原佑甩了甩手裡的資料,平心靜氣地朝著屋內唯一一個同伴道:“是不是可以不用那麼謙虛?”
他本來也沒想看華國最先進的導彈技術——這不現實,但只是產品所能達到的各項引數應該沒必要掩飾吧?沒有這些,他怎麼進行改進?
“藤原教授誤會了——”和藤原佑曾有過一面之緣的前華國領隊,也是如今基地的負責人劉毅有些尷尬地回道,“這些……的確是我們最先進的導彈資料了……”
“啊?”
藤原佑低頭看看手裡的資料,又看看面前神色誠懇萬分的男人,內心一片空白。
他能耐3000℃高溫的氮化矽陶瓷複合材料彈頭呢?發射後能以高超音速機動和滑翔的“跳躍式”高超音速武器呢?
按照華國“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製一代、裝備一代”的慣例,不應該早就研發出來了嗎?!
藤原佑不願相信,但也不得不相信。
算了,至少錢式彈道還在,精度和突防能力也算不錯,勉強夠用了。
脫下眼鏡捏了捏山根,藤原佑對著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劉毅說了句‘準備好熱可可和高能量的點心’後,戴回眼鏡,轉身投入了浩瀚的改進工程之中。
工作艱苦,看來要全力以赴了啊!
藤原佑推了推眼鏡,嘴角卻浮現一抹笑意。
那就,先解鎖10%看看吧?